为深圳改革发展 凝聚强大正能量

2017-01-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为深圳改革发展 凝聚强大正能量

——深圳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深圳,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在深圳改革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奏响时代最强音,凝聚强大正能量。

去年一月,《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印发并开始实施,成为深圳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2020方案,是一张展示城市文化未来的美好“效果图”,更是一张深圳文化如何创新发展的细致“施工图”。在过去一年,深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2020方案为总抓手,按照“认准一个目标,实施一套方案,构建五大体系,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的总要求,用心用神用力,抓紧抓实抓细,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第十二届文博会实际成交额增长23.4%,再创新高;深圳报业、广电、出版发行三大文化集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媒体融合产生一批新平台;策划创办了国际科技影视周、“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新的文化品牌,“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基本形成;布局“一区一书城”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首评“十大文化名片”,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豪感……

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已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是否繁荣兴盛,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后劲与未来走向。昨天,深圳宣传文化工作会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提出,在2017年,深圳宣传文化系统将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加快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为深圳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四个自信”践行者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宣传文化,与发展同行,与城市共舞。

又一个春天来了,深圳文化的创新发展,持续进行中!

●引领舆论,凝心聚力传播深圳好声音

去年5月10日,不少深圳人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微信,满怀自豪。

这条微信是《今天,全世界的头条都是深圳》。

就在这一天,多家中央媒体同时在头版为深圳的改革创新齐齐点赞。人民日报的文章是《深圳:改革排头兵创新当先锋》,光明日报的头条是《创新,深圳为什么行》,经济日报的头条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更在头条新闻《引领新常态,深圳做对了什么》中用7分钟全面介绍深圳蓬勃发展背后的原因……

2016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深圳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深圳的稳中有进,源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吸引了中央媒体在一年之内三次聚焦深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和深度刊播系列报道100多篇,掀起“解码深圳”的热潮,“深圳样本”“深圳经验”频频被各媒体转载,为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启示。

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凝聚共识,方能众志成城;需要方向明确,方能大步向前。

当中央媒体关注着深圳的创新之时,深圳媒体则打响了六大专项宣传战役,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开展“治水、查违、公共安全、交通治理、基层治理、人才安居”六大专项宣传,将“枪口”对准了城市的薄弱环节,为“深圳城市治理年”的各项工作鼓与呼。此外,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多项重大政策的专项解读宣传也卓有成效,深圳媒体“专项宣传”的模式日渐成熟,成为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手段。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深圳三大文化集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上锐意进取,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改革总体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报业集团“瘦身计划”卓有成效,广电集团加快推进下属企业“8并4停”,出版发行集团加快推进“一区一书城”和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未来五年将在原特区外建设3—5座书城综合体。

媒体融合大潮汹涌,深圳媒体迎势而上。

“不改没有出路,迟改没有新路,改了没有退路”。去年,两大集团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圳特区报融合媒体新闻中心启用,报业集团“读特”、“读创”APP正式上线,深圳晚报“深圳ZAKER”用户达500万,广电集团“壹深圳”用户达130万,融合新闻生产力明显提高。

这一年,深圳不断强化网络宣传和管理,建设“为民、文明、法治”的清朗网络空间。深圳市被评为“2016移动政务影响力十佳城市”,连续4年获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全国十佳城市”;深圳微博发布厅获“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称号;深圳新闻网首获“中国新闻奖”并获“城市网站综合传播力榜”6连冠。

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共识和行动准则。


●理论武装,亮出学术文化深圳品牌

“为什么要提出‘从严治党’?”、“如何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去年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的成员,来到我市多个单位,与各条战线的党员群众一起,围绕六中全会精神展开交流。

去年,深圳开展了“百课下基层”理论宣讲活动237场,听课人数近3万人次,其中开展了100场“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市委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30次,其中“深圳学习讲坛”16期,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把握。全市社科理论界还多次举行了座谈会,专题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年向基层发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32万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

城市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公共文化建设拓其广度,学术思想文化则树其高度。

近年来,深圳在学术文化建设不断创新项目、优化品牌,探索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地。

长期以来,深圳学术界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成为了制约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短板。为此,深圳在去年下大力度,启动“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首批15位学术名家入选名家库,包括张树华、谢寿光、迟福林、巴曙松、王珺、房宁、陈光金、俞可平、单世联、傅才武、祁述裕、金元浦、倪鹏飞、冯果、连玉明……他们将一起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做好建言,提供决策参考。

在引入名家的同时,深圳大力构建现代智库体系,推动学术文化发展,促进深圳学派建设。去年,深圳首个社科理论研究平台“深思网”上线,致力于打造成为网上理论学习宣传的深圳品牌,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去年,市民文化大讲堂迎来了第1000期,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这一文化活动的新里程碑。而“社科知识大闯关”、“社科普及周”等一系列科普活动深入开展,让社会科学更接地气,入人心。

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阅读立法,2016年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11月,第17届深圳读书月举行,以“创新之城,读具匠心”为年度主题,举行了807项主题活动,吸引近1300万人次参与。

●文化惠民,为市民定制丰富的文化菜单

一月,新春关爱行动正在举行,5大板块500余项活动伴随人们温暖过年。

新春关爱行动,成为即将发布的深圳“城市文化菜单”的开篇之作。

放眼世界,没有哪座城市纯粹因为经济实力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永恒魅力。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深圳,对照的标杆是巴黎、伦敦、纽约这样的国际一流城市:一年四季,文化节庆琳琅满目,国际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今天的深圳,已有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依循2020方案,深圳不断丰富城市文化菜单。经过一年紧锣密鼓的设计、论证、推动,一个个新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浮出水面:

去年9月,首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举行,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制作人年会评选出被誉为国际科教影视界“奥斯卡”奖的“中国龙奖”;今年3月相约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打造具有国际一流影响的音乐盛会;今年4月,深圳设计周将举行,设立高达百万美元的大奖,办成全球创意设计领域一流的专业化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基本形成,一起为市民奉献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文化活动推陈出新,体育赛事华丽升级。

在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时,2020方案也致力于汇集超级赛事和明星队伍群,建运动活力都市。

在2015/2016赛季,八一女排首次以“八一深圳”的身份亮相联赛;CBA劲旅“东莞马可波罗队”更名为“深圳马可波罗队”;加上中甲足球队,在2016年,深圳第一次同时拥有三大球职业球队。同年,《深圳市足球振兴行动计划(2016-2020)》出台。冲刺中超,是深圳足球队并不遥远的一个梦。

有了文化的润泽,城市才会有温度,才能成为诗意栖居的家园。

深圳公共文化服务稳健前行。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标准不断完善;市财政投入2350万元,向社会购买460场公益文化活动及1.2万场公益电影;建成当代艺术与规划展览馆,文化馆新馆、深圳歌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稳步推进。

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精心打造重点专题片《创新改变中国》,电影《中国推销员》已完成后期制作,准备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电视剧《面朝大海》和纪录片《深圳四十年》有望纳入全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项目;纪录片《一个农民的故事》获中国视协纪录片长篇类最高奖;儿童电影《鹰笛雪莲》获英国万象电影节最佳儿童故事片。

深圳基层文化服务百花齐放。福田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加强区级文体设施建设,已有11个区级文体设施项目纳入全市12项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62亿元。

文化品位的提升,文化服务的完善,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文明创建,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

日前,陈如豪、吴清琴夫妇在家中迎来了省文明办慰问组一行。

19年来,这对平凡的夫妇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因公负伤成为“植物人”的儿子文亮,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之后,去年又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这些年,深圳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多名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在深圳街头,公车牌、地铁站、户外广告屏……处处都可见这些榜样的光辉形象。他们用自己的凡人善举,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整座城市的尊重。

为城市立德,为时代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起属于这一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深圳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这一年,深圳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龙岗四季花城社区获评全国100个示范点,水围社区等4个省级示范点,南山区粤桂社区等44个市级示范点建成。

这一年,1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建成,结合深圳本土文化和城市精神,使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氛围无处不在。

这一年,深圳提出了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目标,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区和新区纷纷打造“公共文明示范点”,在一个社区、一条商业街、一个集贸市场、一个交通路口重点攻坚。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这座奋斗之城,正变成千万深圳人的共有家园。来了就是深圳人,一起目睹城市的丰饶,一起沐浴城市的荣光,一起扎根特区的土壤,而深圳也不遗余力地回馈他们、善待他们。

文明创建踏石留印,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去年,深圳大力开展“我的价值我的城”活动,增强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深圳关爱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依然与市民温暖相约,第十三届关爱行动共组织开展1000多项活动,其中“温暖回家”筹集爱心资金710多万元,帮助2.7万名劳务工返乡过年。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等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深圳的魅力

去年11月10日-12日,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深圳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出席论坛,对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博科娃一直青睐有加,此次参会再次真诚赞许、殷切期待——

创新、创意让这座城市愈发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气质。“在更好发挥博物馆力量的进程中,深圳是我认为最适合实施这个愿景的地方,因为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城市。”

本次论坛是深圳近年来在文化领域规格较高、影响较大的一次国际性活动,世界多国文化部长、40多个国家博物馆馆长和专家代表200余人汇聚深圳,发布了《深圳宣言》。

论坛,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深圳的文化自信。

2020方案提出“国际化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对外文化辐射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因改革开放而生的深圳特区,与生俱来就有国际化“基因”,文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成为深圳国际化形象的重要注脚。

强大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深圳勇当“排头兵”。第十二届文博会实质性成交2032亿元,比上届增长23.42%;出口交易金额176亿元,同比增长7.35%,均创下新纪录,展示了“中国文化第一展”的魅力,在“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上迈出新步伐。本届文博会还首设“一带一路”专馆,推动中华文化从这里扬帆远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对本届文博会高度评价:深圳文博会越办越红火,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缩影。

文博会推动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圳2016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超过1900亿元,占全市的GDP比重约10%。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坚定的文化自信,让深圳形象更加鲜明,也让深圳声音更加嘹亮。

在2016年,华南首个城市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上线,打开了世界各地人们了解深圳的一扇窗;

在2016年,“伦敦国际设计双年展”设立深圳专题馆,第二届“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彰显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一流创意和设计水平;

在2016年,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首次组派文化产业代表团赴埃及开罗参加首届中埃文博会;深圳18支艺术团队分赴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亚8国参加当地“2016欢乐春节”活动,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作为全国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作为唯一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今天的深圳,正通过文化力量的延展,赋予世界观察深圳的一个新角度,在世界版图上绘出城市魅力四射的新标记。

深圳,是一座在文化上有崇高追求的城市。

2020方案,致力于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恢宏文化愿景,焕发强大的前瞻牵引力量,开拓深圳文化建设新境界。

2017年,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将迎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深圳正抢抓改革时代、创新时代、质量时代的新机遇,勇当改革的弄潮儿,创新的引领者,质量的新标杆。

新的一年,深圳宣传文化战线将激流勇进、奋发有为,继续为深圳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上下求索,为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不遗余力。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去年1月,2020方案,吹响了“春天的号角”;今年1月,一件件实事的落地,美好愿景逐一变为温暖现实。

我们相信,随着2020方案的逐步推进,当优势得以巩固,当短板得以延伸,当“不匹配”趋于“匹配”,峰回路转中,深圳文化的未来将更加绚烂多姿。(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 韩文嘉)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