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 悬崖边 河中间……共享单车工作人员在城市角落找车

2017-02-09 来源:晶报

深圳湾公园道路满地倒放的共享单车。

刘智翔正在检查单车上的二维码是否清晰可见。

 

 

刘智翔的“搬运工”工作,已经快满100天了。

他每天的工作地点,基本在南山街道辖区,特别是南园村片区,他说,第一次来这的时候,几乎被村里纵横交错的道路转晕了,而现在,不管是从村里哪个位置出发,他对方位都了然于胸。工作从早上9点半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这让他和村里的大爷大妈们也逐渐混了个脸熟,记得刚上班那会这些大爷大妈还当过“朝阳群众”,向村里治安员举报他“偷”东西。他,以及众多和他一样的“搬运工”,就是共享单车的“保姆”,也是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守护人。

故事1

主角:刘智翔

年龄:25岁

服务公司:摩拜

通宵达旦工作是常态

站在深圳南山区南新路旁的人行道上,运营小哥刘智翔,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码放着自家的共享单车。25岁的他,穿着黑鞋、黑牛仔裤、摩拜单车黑色的工作服,一身精干,开朗而健谈。

作为公司数百人专业运营团队中的一员,刘智翔针对街道、社区、网格进行车辆运营管理的模式已经颇有心得,在他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精心管理下,南山街道内众多共享单车聚集地都得到了有效梳理,坏车和锁头低电量的单车也被及时移出并处理。不过连轴转的几乎无休工作模式,深夜投放单车的全程跟踪,也成了他们这段时间的常态。尽管已经有谈了多年的女友,刘智翔也很难抽身去拍个拖,而他对此,也只能一笑了之。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已有数十家企业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包括摩拜、OFO、小蓝、优拜、骑呗等。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共享单车已有数百万辆。

你可能无法想象,小小的共享单车,是如何成为无人可忽视的搅局者,而管理好它们,又需要管理者怎样的付出。在这座拥有几十万辆共享单车的城市,像刘智翔这样的一群人,把每天走散的单车,像孩子似的集结起来,列队再出发,风雨无阻;单车“生了病”,这些“保姆”们,把他们一个个找到,再送到“医生”们的手里,妙手回春。

找单车有点像捉迷藏

3000多块钱成本的摩拜单车经典款,和价值1000多元的新投放摩拜单车lite版,它们都有高科技加持,刘智翔翻动手中的“商业机密”——一款定制的工作人员客户端软件,顺着软件提示和GPS导航,走过七弯八拐的街巷,很快他就找到一辆长时间停滞不使用的lite版共享单车,它的太阳能充电板被人恶意剪断偷走了。“当然不是每一次都那么顺利,不过工具加经验,会比一般人快不少。”说罢,刘智翔按动软件内的定位声音按钮,不远处转角一辆坏了的共享单车,就忽而持续鸣响了起来,而听声辨位,正是每个单车“保姆”的拿手好戏。

不过车子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好找。刘智翔和他的同事们,就曾在居民楼楼梯间内、城市快速路旁、花坛草丛中、地下停车场里、建筑工地下,乃至悬崖边、河里找到那些“失散”的共享单车……刘智翔回忆,有一辆单车被人扔到了河里,但由于在河中央,平时使用的钩子、绳子都派不上用场,最后他们只好拄着木棍试探着河的深浅,进河里捞车。

第一次在悬崖边上找车;第一次抬着几十斤重的车下山;第一次一个人走进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打着灯找车……无数的第一次,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在这群小伙子身上,有时候他们也会有困惑,比如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就会有一辆单车,骑车的人,到底跑哪里去了呢?再比如这好好的单车,愣是给人砸得个稀碎,车跟锁都直接肢解,怎么会有人干得出这样的事?每每看到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刘智翔既心疼又无奈,但该搬,还是得搬。

每天寻找损坏或被停放在偏僻角落的自行车就是刘智翔主要的工作。

故事2

主角:连福建

年龄:38岁

服务公司:OFO

“这活儿让我一个月瘦了十斤”

2月8日,深圳晴转阴,冷暖不定,但罗湖国贸一带的人潮汹涌如常。

从罗湖金光华广场北面的步行街走出来,连福建发现一辆被暴力拆锁的OFO单车,他将这辆单车扶了一路来到公司维修点,两名维修人员迎上前来,将损毁车辆搬进仓库。

连福建对负责的片区已是轻车熟路,路过的保安亭,报刊摊,他都会和老板寒暄上几句,几人见面照应,俨然故人。但事实上,连福建从事OFO单车运维工作才一个半月,这份熟稔,是从一趟一趟的往复巡街的路程里,一步步走出来的。

今年1月,是连福建来到深圳的第四个月,他辞去之前某家快递公司的运输工作,到OFO公司罗湖片区做起运维,他的年纪比同事们都要大,38岁,相比一般的中年人,连福建自觉“意识前卫”,对互联网上的新兴事物热衷,“我到贵公司,就把公司的车当作是我的车,公司安排工作就是我的工作”,他对面试官这样说道。

初来乍到,连福建很快喜欢上深圳这座城市。早上9点准时开工,片区13名运维人员和片区运营负责人开上半小时左右的会,连福建和同事们三三两两地散开,开始巡街工作,检查路面上的单车,随身背着一个工具包,里面各色型号的修理工具俱全,还有新锁和公司二维码,专门用来替换坏旧设备。

每天巡街至少三趟,一趟走下来需要近两个小时,时间久了,连福建渐渐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远远看到公共单车,他便能判断出车辆是否有故障,有什么故障,同事一上前去验证,果然不错。

和别的公司不同,目前市面上大多OFO单车没有装载GPS定位系统,深圳一共上万辆OFO公共单车,绝大多数寻车、回收工作需由300名运维人员亲历亲为,肉眼找寻作业。一个月下来,连福建的体重从198斤降到188斤,这个面目粗犷的长春汉子不言辛苦,却说:“知道我为啥爱这份工作了吧?能减肥啊!”

遇到难缠用户

要耐着性子解释

缺少GPS定位系统,并不意味着公共单车易被盗窃。事实上,找寻单车下落也是连福建等运维人员的一项拿手好戏。

连福建记得,他们曾从桥墩背后,小区地下室,居民楼楼梯间等地搜罗出共享单车。OFO单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在开锁后的行踪会被反馈到公司内网的数据上,片区运营人员在了解单车轨迹后,发现疑似被藏车辆,会分派相关运维人员前去找寻。

单车行踪消失处,顺着周围建筑的隐蔽位置,一般都会有所发现,而一些相对偏僻的城中村区域则是该类现象的“重灾区”。不过,用户群体的素质和意识正在提高,连福建如今还要深入社区,居民楼找寻单车,但这类情况相较他刚入行的时候,已经改善很多。

但被隐藏、私用的单车毕竟是公司的一笔损失,记者从OFO公司处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拥有定位系统的单车投入使用,“这也会是公司的一个趋势。”

不过,硬件好解决,“软件”问题总是无法避免。连福建表示,一些用户对待公共单车的使用存在固执的误解,有时会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在父母的带领下,稚嫩的小孩骑着单车四处打转,这样的画面连福建每天都会遇见。据相关规定,未满12岁的人士不能单独驾驶单车,每逢此景,连福建都会上前劝使小孩下车,但偶尔会遇到较难缠的对手,小孩执意不肯下车,而在一旁的父母也不能理解,质问他“是不是要找麻烦”;此外,有的中年用户不懂程序,在下车后没有终止后台,导致费用持续上涨,也会前来抱怨单车价格高过行业其它单车。

连福建只得苦笑着:“没办法,总要耐着性子好好地解释嘛。”

连福建正在清理被“恶意涂抹”的公共单车号码牌。

期待出台

相关管理规定

比误解的危害更深的,是时有发生的恶意损坏、盗窃公共单车行为。

令连福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不久前的一月下旬,他与同事的巡街过程中,发现一个十五六岁样子的男孩正扶着一辆“黑色的OFO公共单车”,尽管已经面目全非,连福建还是一眼认出,这辆公司的单车被撬开了锁,还被细细地涂上了一层黑色新漆。

连福建忙上前询问,男孩却是满脸抵赖,声称手上的是自己的“私车”,别无他法,连福建同事当即拍照存证,两人拨打110报警,在民警要求下,三人前往了当地街道的派出所。不一会儿,男孩的母亲也赶来,原来“盗车男孩”不过才15岁。

起初,男孩的母亲还很强硬,“怎么把我家娃弄到派出所来了?”在民警的一番调解后,双方协商成功,连福建和同事回收这辆“黑色单车”,男孩母亲赔偿公司500元,并当场写下保证书,保证涉事男孩“不再有类似行为”。

据了解,1月18日,同样在罗湖区发生了一起“涂漆事件”,相关运维人员在发现后报案,涉事男子随即被带往派出所面临行政处罚。“如果有相关管理办法出台,能够进一步细致管理行业,对一些现象加以拘束和制止,我们维护起来也能有据可依了。”连福建说。

手记

那些破坏共享单车的人,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要方便,就必然有人要不方便。

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不同于滴滴,滴滴属于o2o范畴:车是属于车主的,运营也是由合资格的司机运营。而共享单车,则需要企业垫付各式各样的成本。除了单车本身的损耗问题,如何管理如此庞大而又几乎无序的共享单车使用问题,也成了个棘手的难题。

在深圳不少地铁口,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共享单车横七竖八随意停放,有的甚至直接放在非机动车道或者人行道上。刘智翔见到的话,总是不厌其烦地把它们一一码好,有时甚至会出手帮助竞争市场的友商,把它们按次序整理好。

他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一旦乱了,被人投诉了,投诉者可不会说这是哪家哪家的单车,而是会说“这些单车”:“我们都是行业的共同体,能帮就帮,也是举手之劳。”

这或许也因为,他们有时候遇到的,是共同的“敌人”。

有的士司机说,自从有了地铁,就少了人打车,而有了共享单车,就少了人打短途车,甚至少了人坐一两站地铁。同样的,原本霸占着各个地铁出入口的非法摩的司机们的生意,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也受到了直接冲击,愤而砸车的大有人在;人们对共享单车的故意伤害,并不少见,拆电池板、剪断刹车线,甚至砸开锁头私用等问题,共享单车企业们疲于应对;此外,不少村和社区,也并不欢迎它们的进驻,怵目惊心的各品牌共享单车堆叠场景也不时见诸报端……

“其实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去爱护它,共享单车的使命,不就是让更多的人都能更好地去使用它吗?”运营小哥赵师鹏的话语,点明了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特性。刘智翔也认为,新鲜事物,大家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是以爱护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共享单车,最终方便的,还是大家。(晶报记者 王子键 向治霖/文 金羽泽/图)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