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改革促进派 又当改革实干家

2017-02-16 来源:深圳商报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2月6日的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的改革进军令,要求领导干部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如何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习总书记有过精辟的表述,那就是“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实”是标准,“干”是核心。对于深圳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狠抓改革,唯有实干。

首先,要勇于改革。

众所周知,没有改革,就没有深圳的诞生;没有改革,就没有深圳的崛起。深圳,是改革的产物,也一直在为改革提供经验、探索新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深圳都曾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做出过有益的探索,贡献出宝贵的经验。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做出批示,寄语深圳在“四个全面”上创造新业绩,努力使经济特区建设不断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深圳的干部,是天生的改革促进派,更是天生的改革实干家。眼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探路,依然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拥有质量优势的深圳更要当好排头兵。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的讲话精神,深圳市委常委会议提出要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这正是“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圳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使命,就是继续走在前列,继续为全国全省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

其次,要敢于碰硬。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是知难而进,还是犹豫不前,检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过去,深圳的改革是“杀出一条血路”,现在仍然要坚持敢为人先的闯劲。作为先行者,深圳交出了一张靓丽的发展成绩单,但是深圳的主政者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不断梳理着城市短板,破解着发展瓶颈。

去年,是深圳的城市管理治理年;今年,是深圳的城市质量提升年。贯穿其中的,正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城市短板全力补长。改革时机稍纵即逝,看准了的事情就该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如果因为有困难而不为、因为有风险而躲避、因为有阵痛而不前,那么将会遗憾地错过宝贵的时间窗,留下更大的隐患。就拿深圳去年开展的治水、查违、交通整治、公共安全、基层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来说,没有哪项工作能够一蹴而就,但是只要坚持“钉钉子精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自然能够积小胜为大胜,为城市发展夯实根基。

再者,要善于创新。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减少外部冲击?深圳的经验是站在全球格局中审视自身发展,看清产业发展大势。将时间前移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深圳积极搞好“冬训”提早谋划,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培育,目前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0%,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城市。去年,深圳GDP达到1.9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增长主引擎。这,正是善于创新的结果。

放眼未来,深圳有着两个清晰定位。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圳要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2015年深圳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如何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如何在国际大格局中把握发展主动?这就需要深圳继续发力创新。当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深圳格外强调创新提质,大手笔推出的“十大行动计划”,目标就是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是在提升国际竞争力上加厚创新比较优势。

改革大业只争朝夕,改革成效功在不舍。勇于改革,敢于碰硬,善于创新。抓改革,抓落实,深圳以及深圳的干部,从来都是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