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媒体实地走访 点赞南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新地标

2017-02-26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南山讯(记者 王志明 姚家玥)2月26日下午,来自省市区的文化专家媒体记者和相关嘉宾通过走访,实地见证了南头古城、赤湾古文化遗迹以及南山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大家纷纷点赞南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新坐标,并为南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建言献策。

赤湾天后宫庙会拟恢复 促进港澳深化合作与交流

下午2时30分,专家和媒体记者一行首先来南头古城。南头古城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其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了深圳、南山地区的历史风云。历史的辉煌在南头古城博物馆参观团得以全面了解。

随后,参观团又来到南山半岛的尽头,走访查看位于赤湾的天后宫等文物古迹。赤湾,与香港屯门隔海相望,其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珠江流向南海的门楣,有“粤海门户”之誉,这里是深圳市文物保护最为密集区域。其中,宋少帝陵于1982年被发现,是广东地区目前唯一一处皇帝陵墓。

在参观过程中,南山区文化部门的人员详细介绍了南头古城、赤湾丝路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

记者了解到,对于赤湾片区的文化古迹,南山正强化市、区联动保护,通过调动深圳全市的文物管理、海洋研究等专家学者资源,不断挖掘赤湾历史文化,为广东的海洋历史文化增添新内容。其中赤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设,将通过史料、文物、影像等多种方式再现赤湾乃至深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成为全国一带一路的文化新地标。

南头古城也纳入了深圳市保护与开发的范畴,规划部门提出 “就地保护、活化整治”的方针,对改造潜力小的部分进行保护性修复,再现传统历史风貌;改造潜力大的部分则进行保护性开发,调整古城功能业态结构和发展模式,多元化发展以提升古城活力,目前保护改造正在进行当中。发挥特区优势,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共建中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成为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举办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节,促进深圳乃至广东与丝路国家之间的联系。未来赤湾天后宫的庙会也将恢复,促进港澳深化合作与交流。

参观团还来到望海路、滨海休闲带等地,参观了解南山城市建设的新面貌。在中国航天大厦43楼,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及后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布局。

 

“特区+湾区”叠加优势 南山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深圳南头•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高票当选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实至名归。” 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王元林在参观以后说,看过南头古城和赤湾等地可以发现,深圳的历史脉络中已经深深刻下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铬印。

专注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研究的王元林,曾发表过“深圳地域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历史演变”论文,他指出,深圳地处江海要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内外联系的必经之地,是我国海船出使国外的“辞沙”之地,是中外商船只离岸的最后停泊之地;交通上深圳地区内通外联,是中外海上交通的重要节点;深圳海洋商贸繁荣,渔、盐、珠、香、蚝等海洋经济特色鲜明,这些海洋经贸往来与社会文化交流构成了深圳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

王元林介绍说,古代深圳地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有五个阶段:唐以前,为深圳地域海上丝绸之路萌芽阶段,深圳地域在中外贸易与对外交通往来中崭露头角,形成了经宝安县至海上丝绸之路的东西两条航道。象牙、犀角、玳瑁、金、银、珠玑、琉璃器、螺杯等外来商品充斥当地市场,佛教开始进入深圳地域。

唐汉时期,为深圳地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阶段,对外贸易体系初步建立,从屯门经南头、虎门至广州港的深水航道形成,屯门成为广州港的重要外港。

宋元时期,为深圳地域海上丝绸之路渐趋成熟阶段,从深圳地域去往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航线进一步增加,从屯门等地出发,可到达印度、非洲等地。政府针对海外贸易制定了市舶条例,对外港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制盐业、养蚝业、制瓷业、采珠业、炼银等经济迅速发展。龙津石塔、沙井云溪寺等带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文化出现。

明代时期,为深圳地域海上丝绸之路发达阶段,对外贸易以走私和朝贡贸易为主,海防地位突出,明朝政府在南头设立南海卫,大鹏和东莞守御千户所成珠江口以东的重要海防机构。赤湾成为中外重要的“辞沙”之地,天妃庙成为深圳地域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清代时期,为深圳地域海上丝绸之路延续阶段。广州恢复通商后,特别是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时,深圳地域成为广州通往珠江口重要航道。新安县管辖内的赤湾、南头、大鹏(今深圳区域)等成为珠江口重要的海防驻地。制盐业、渔业、养蚝业等成为新安县海洋经济主要代表,南头、西乡、白石、固戍等盐埠行销海内外。

王元林对南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提出了不少建议,如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辞沙”等的申遗工作,让南头古城、赤湾天后宫历代沿海盐场、龙津石塔等遗迹在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整理和挖掘“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为桥梁,通过中外文化论坛、文化讲座、文化旅游等多样化方式增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对深圳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深圳更好更快地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造古今“港湾经济”品牌,将历史与现实融合,推进深圳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互动和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

 

南山 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引领

站在中国航天大厦楼上极目远望,香港屯门的城市建筑尽在眼前、深圳湾连通珠江入海口向海洋深处延伸。由此可以实地感受南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是珠三角城市群皇冠上的明珠。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为南山在全球坐标系下赢得主动,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独自的精彩。南山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国家战略和历史基因的产物。”南山区委书记姜建军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每一轮国家战略的推进,南山都合上了节拍、找准了坐标、抢到了机遇,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身发展的“样本”。

据了解,今年南山将加快土地出让及项目建设进度,六大重点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以上。推进中信金融中心、地铁红树湾等项目提速,建设深圳湾国际总部集聚区。促进万科云城、大疆一期、特建发一街坊等项目建设,打造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携手深投控统筹高新北更新改造,打造新一代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行后海片区总运营商模式,构建高品质商务环境,率先把后海片区打造成中央活力区。

今年南山还将面向全球大招商,吸引更多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和民营领军企业来南山设立总部,壮大总部经济的规模和版图。支持腾讯、中兴、中集等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进军世界500强。推动中国电子、恒大等18家总部企业落地。促进联想国际、招商银行、天音通信、海能达等项目建设,实现总部项目遍地开花,打造一条贯通深圳湾、后海、蛇口、前海的环南头半岛总部经济带。

“我们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黄金窗口期,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跳出南山来思考南山、规划南山、发展南山。”南山区长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南山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积极的作为配置全球资源,向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成为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

纵观时代发展脉络,都留有南山显著的印记,可以说南山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千年不变的坐标”。展望未来,南山区将继续实践和服务国家战略,争当成为深圳乃至广东跨越发展的闪亮“名片”。

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