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深圳“小三劝退师”:有92%成功率

2017-03-09 来源:晶报

劝退行业在法律边缘

在互联网时代,花钱请专业人士来解决自己的大事,这种思维早已被应用到了婚恋问题领域。婚姻出现问题,能狠心一纸离婚起诉状交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女性会想方设法来拯救自己的爱情,有时如“捉奸”“打小三”等一些盲目的做法却让自己的现状恶化。除了婚姻咨询,女性其实非常需要这样的“智囊团”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黄玥也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遭遇“小三问题”并不会第一时间做出离婚行为或驱打第三者,就算一时冲动后也会发现,在日常相处方式中的矛盾才是根本,而冲动行为只会激发更深的家庭矛盾。

“劝退小三”大多是团队作业的形式。秦先生介绍,“小三”劝退工作就像在生活中的演戏,作为导演,要去思考怎样毫无痕迹却又有效地促成一对怨偶,从拟定计划、获取相关的信息到付诸行动,每一步都不能轻举妄动,需要用心去对待。

因此,团队对“小三劝退师”在学历、专业和阅历方面的筛选堪称挑剔。“没有点本事做不长久,必须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帮助客户。”秦先生向记者介绍,目前行业内的职业构成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心理咨询师,二是婚姻咨询师,三是专门做离婚诉讼案件的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咨询师占了行业的大部分比例。

秦先生认为,实战经验才是劝退服务最重要的成功因素。通过研究了解“小三”,发现他们身上的共性。更多的时候,需要劝退师们接近他们并介入其生活,才能找到分离劝退这些插足者的方法。

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提供了一组数据:情感护理中心成立至今的8年来,从来电者的诉求构成看,诉说婚恋问题的来电者占比约68%。曾有一位香港学者还专门写了一篇关于第三者插足婚姻问题的报告。

另一方面,行业还有游走法律边缘的风险。有法律人士告诉晶报记者,我国法律暂无针对“小三劝退师”的这种职业的相关规定,但由于行业内的人员较多,良莠不齐,在开展劝退服务时,一些过激行为可能会违反法律规定。如涉及当事人的隐私问题、名誉问题,可能会造成民事侵权行为。若出现诈骗、敲诈勒索等情形,甚至会构成刑事犯罪。一些机构的服务内容超出注册时的公司经营范围的,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

目前,国家对“小三劝退师”暂时没有规范,处于不鼓励也不禁止的态度。由于服务中包含一些“不透明”的做法,涉及道德问题,这一职业似乎也不被社会认可。“大众对于这个行业还是有偏见,认为是没技术含量什么人都能做的,”黄玥告诉晶报记者,在初入行时,家人甚至怀疑她进入了皮包公司,“怎么可能去影响别人的家庭呢?”

不过,黄玥表示其团队行为一直遵守法律,公司也有专门的法务团队,在工作中更偏向考虑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对第三者的接触和劝导也不会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

“如果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也能被社会理解,被法律接纳,那我也没有从事这一行的意义了,就不是在帮人了。”黄玥说。

(文中案例当事人均为化名)

记者 姚慧苹 向治霖 金羽泽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