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记者向总理提问

2017-03-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记者甘霖向李克强总理提问。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何龙 摄

  

金色大厅的中国“强”音——向总理提问亲历记

3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以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这里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第五次在金色大厅和中外记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人民大会堂7时20分许正式对记者开放。早晨7时刚过,本报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台阶前,发现凛冽的寒风中,早已有大批中外记者正在等候。为在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抢占一个有利位置,听说凌晨就有记者开始来排队了。

向着人民大会堂三层的金色大厅,很多记者一路狂奔。8点不到,离记者会正式开始还有将近3个小时,本报记者也进入金色大厅,找到了面对主席台左侧的一个相对靠前位置。

同时进入会场的本报摄影记者何龙,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位置,跑遍了全场各个角落,反复测试各种镜头、拍摄样片。

10时30分整,“咔咔咔咔咔”……快门的声音响成一片,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李克强总理大步步入金色大厅,一边走,一边微笑着向各个方向的记者挥手致意。

“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刚刚落座,李克强总理就感谢中外记者为全国两会报道付出的辛劳,随后马上“单刀直入”。

现场千余名记者,数不清有多少只手在总理话音刚落的瞬间举了起来。

上午11时许,当李克强总理回答完第七个问题之后,主持人朝我所在的方向举手示意,工作人员把话筒递到了本报记者手上。第八次举手的本报记者,成为“幸运儿”。

紧紧握住话筒,记者站起来,开始提问。主席台上,李克强总理面带微笑,仔细倾听。

“总理您好,我是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记者。”

“去年10月,您曾到深圳参加‘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的活动。据统计,一周之内有5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场面非常火爆。”

“过去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现在共享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请问总理,您觉得‘双创’的热情会持久吗?”

总理注视着提问的记者,不时微微点头,随后从容作答。

“‘双创’也是一场改革,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总理话语动情。

“新业态的成长也倒逼了政府职能转变。确实,这些新业态很多是过去未知的,有争议是正常的,我们还是要以开放的态度、包容的理念审慎监管,促使它们健康发展。”总理语气坚毅。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政府就是要创造环境,让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持久不衰。”总理提高声调。

在记者会现场记者注意到,在对将近20个问题的回答中,李克强总理对于“双创”的回答,所占时间较长。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

“很多高品质的产品在国内生产不了,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

“怎么样才能让这样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呢?”

当天的记者会上,不管是国内媒体、还是境外媒体,记者们提出的问题都有点“辣”。面对问题,面对雾霾天气、简政放权、中美关系等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热点,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克强总理和中外媒体坦诚交流,一一回应。

中午12点30分许,在回答完最后的问题之后,主持人宣布记者会结束,李克强总理起身准备离开。

“不解渴”的记者们马上围在了主席台前。“今天是‘3·15’,请总理给消费者说几句话。”一位记者大声喊出问题。

“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总理留步,面带微笑,站着回答。

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顾大义、顺民心。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发出的中国“强”音,让人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新的期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甘霖)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