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治水有何规划?建成区36条水体年底实现不黑不臭

2017-03-21 来源:深圳晚报

深圳湾排污口整治后。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郭宇立 摄

深圳湾排污口整治前。资料图

 

  

深圳治水1年有何成效?今年治水有何规划?深晚记者深入调查

建成区36条水体年底实现不黑不臭

编者按

深圳治水之路任重而道远,深圳晚报作为舆论监督者,持续关注着深圳治水提质工作的进展。继《深圳水经注》、《深圳水经注(续)》等系列报道推出,今日起,深圳晚报将持续5天推出“深圳水经注Ⅲ——治水提质一周年记”系列报道。深晚记者再次深入一线,实地走访深圳湾、茅洲河、后海河等重点治水区域,回顾一年来深圳治水提质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更关注治水提质“一年初见成效”之后,治水工作如何深入开展,以此监督,以此建言。

2016年,治水提质工作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各方合力治水,拉开了治水提质的帷幕。利用市区治水提质指挥部、深莞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河长制”等平台和抓手,经一年艰苦奋战,治水提质初见成效。2016年,深圳市共启动461个治水提质项目,其中完工106个,开工181个,全年完成了治水投资111.04亿元。2017年,深圳市迈入“城市质量提升年”,治水提质作为城市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有哪些还需要攻克的难题?未来有怎样的治水计划?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治水一线进行了深度调查。

治水典范

深圳湾巨变:

从污水横流到候鸟成群

市民声音:一年多前多深圳湾,水体黑臭,也难得有候鸟驾到。现在不仅多了很多花草树木,河水也干净了,不臭了,候鸟也都回来了。

家住蛇口多年的李佳告诉记者,“现在周末常常带孩子过来看水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自己和家人喜欢来深圳湾散步,今年开始感觉深圳湾的水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深圳湾还有些臭味,现在已经完全闻不到臭味了。”

2017年春节期间,一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现身深圳湾的照片在网络上引发市民热议,此外,除了白海豚现身,大批珍稀鸟类黑脸琵鹭也重回深圳湾栖息(见深圳晚报2017年2月8日A9版报道《珍稀动物喜欢来深圳海域“过年”》)水清岸绿、游人如织的深圳湾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景,市民纷纷为深圳湾的蓝天碧水点赞。

2015年6月,深圳晚报曾推出系列报道,曝光大量黑臭污水偷排入深圳湾的事实,使深圳湾久治不愈的水污染问题再次搬上台面。据相关部门调查和排查,发现了深圳湾6大“放毒”排污口。从屡禁不止、污水横流的湾区到鱼翔浅底,碧水蓝天的城市公园,是什么让深圳湾在1年多内经历了这样的巨变?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2016年,深圳市开展了治水提治的水污染重大战略,深圳湾属于重点治理区。经过1年多的治理,截污与管控并重,水务部门先后关闭深圳湾流域的16处排污口,福田污水处理厂也在2016年3月建成并投产,日处理污水量可达40万吨,一系列措施促使深圳湾水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了较大好转。记者近日走访和调查发现,不止是深圳湾,同为深圳河湾流域内的后海河、大沙河等河流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善。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