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实集团“功能性写作”项目 破解作文教学瓶颈

2017-03-21 来源:蛇口消息报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目前以识字拼音、整本书阅读、功能性写作三大项目推进读写实验发展新路径

南山讯(记者 何音 通讯员 陈一芹) 3月16日—17日,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读写实验课题组举办“写作项目”之功能性习作校本课程研讨会,两天共展示了集团4所小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4堂写作课例,“功能性习作课型设计、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群文阅读与写作”三场专家培训以及《功能性习作校本课程教学手册》研讨。

童话、人物、诗歌 孩子信手拈来

“我家是个动物园,我是猴子,喜欢捣乱;姥姥是兔子,每天锻炼减肥,爸爸是鳄鱼;吃饭狼吞虎咽,妈妈是一条八爪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做作业时,她冲我喊:不要做小动作啊!我玩的时候,她又在一旁说:注意安全喔……”在南实集团荔林小学一堂三年级写作课上,熊茉莉老师绘本导入《我家是动物园》,引导学生将家庭成员类比成可爱的动物,借助信息化平台中的构思图表,孩子们现场文思泉涌,停不下来的节奏,他们笔下每一个家庭成员变得有趣、立体和丰满。

鼎太小学邢頔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作文课《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心理活动描写》,她将人教版课本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创设为写作教学情境,通过不同视角指向狐狸和乌鸦的骗与被骗,第一骗、第二骗、第三骗,引导学生收集各种重要细节,用图表构思,展开想象,借助动作衬托和内心独白一点点丰富起狐狸和乌鸦的内心世界。

麒麟小学刘晓蓓老师教会学生用“魔方六面体”的方法搜集写作素材,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材料,现场生成班级的写作资源库,实现了写作资源的创生共享,为解决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南头小学白莲花老师在四年级的诗歌写作课上教会学生化虚为实的几种方法:化大为小;化理为事;化无形为有形,相对应的就是人、事、物。鼓励学生学用小事表达大道理,用有形的物来表达无形的情感。

有了写作支架,学生文思泉涌。图为南实鼎太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写作课上朗读自己的作品

从情境和支架建构写作环境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目标不明确、评价无指向、过程指导不细致、缺乏写作支架指引、没有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一谈到作文教学,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苦不堪言,有吐不完的“槽”。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基于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项目十多年的深厚基础,2016年7月,开始与全国知名写作教学专家周子房博士合作探索功能性写作项目,开发功能性写作课程及功能性习作校本课程教学手册,引进“知明网络写作平台”。

“写作项目”导师周子房如此定义功能性写作:功能性习作教学以明确写作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功能为宗旨,以语篇类型为内容组织线索,以过程展开为活动组织形式,以发挥情境、支架和学习共同体的支持功能为基本方略,追求习作课堂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得体的书面表达和交流能力。它的特色包括:覆盖课程标准的要求、借鉴国际研究的成果、体现信息时代的特色。

正如新闻写作的5个W一样,功能性写作以“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维度明确指引学生,从情境、支架和共同体三方面为学生建构具有支持功能的写作环境,要求教师提供有意思的情境、有意思的例文、有意思的知识点。“三个有意思”目前已深入每位老师的内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倪文锦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思维的培养,思维是听、说、读写的基础,研讨现场展示的4堂写作课的思维的导向非常明确,用故事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准确把握情境,建立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改变了传统习作课堂传输信息单一,思维通道受阻的不良现状。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