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深圳|探寻别具一格的沙井蚝壳屋 溯深圳千年蚝乡史

2017-03-30 来源:深圳新闻网

 

探寻旧村落里的古建筑

 

深圳新闻网3月29日讯(记者 钟满香 谢孙武 实习生 刘嘉瑞)“蚝业之乡”是宝安沙井的代名词之一,在深圳提及蚝,就不得不说到闻名遐迩的千年蚝乡——沙井,以及被誉为“海底牛奶”的“沙井蚝”。3月28日,深圳新闻网《发现深圳》栏目走进千年蚝乡——沙井,探寻旧村落里独树一帜的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深圳千年蚝乡史

沙井蚝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养殖海产,也是深圳最早的国家级品牌出口产品。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渔民利用瓦片、石头开创了最早的人工养蚝方法,到清朝乾隆年间,海水退缩,盐场被取消,大批养蚝场区应运而生,至光绪年间,沙井被正式建制,“沙井蚝”名扬天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沙井海域的蚝田因工商业规划几乎全部迁出深圳,转移至台山、阳江、潮汕一带。

来到沙井,虽然已经看不到现场作业的蚝田,却时刻能够感受到“蚝”情满满的氛围。每年盛情举办的沙井金蚝节,见证数千年养蚝历史的蚝文化博物馆,本地村民徒手捏来的特色蚝菜,以吃蚝著称的餐饮产业,地道的沙井蚝制品特产专卖店……穿梭到古村落里还能找到一些矗立屋檐下刚挺不衰的“蚝壳墙”。

在古代的沙井,用蚝壳筑墙是一种“流行”。蚝壳质地坚硬,最初能够修葺蚝壳墙的多为大户人家或寺庙宗祠,日渐大众化成为习俗,蚝民利用大量的自有蚝壳资源垒墙盖房,数万个蚝壳整齐划一砌起的墙面,在泥土混制的古村落建筑群里显得别树一帜,独有风味。据了解,明清最鼎盛时期,沙井一个村落少则有二三十座蚝屋蚝墙,多则五六十座。数百年过去,保存至今的蚝壳墙,在宝安沙井街道步涌、沙井大村、后亭尚能看到,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步涌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探寻沙井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江氏是步涌的大姓,有资料显示,江氏先祖于南宋年间迁至深圳,已八、九百余年。步涌江氏大宗祠蚝壳屋建于明朝年间,迄今为止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步涌江氏祖辈用大量蚝壳建造的房子,历代村民曾对宗祠加以维护修缮,这一古建筑才能为现代人观赏、考究。

隐匿在步涌旧村落里江氏大宗祠,周边环境十分幽静,相比环绕四面的混泥土居民楼,宗祠的建筑风格显得十分古朴清新。记者从原住村民了解到,这一古建筑能够保留至今实为不易,七十年代前栋曾遭拆毁,直到2003年才做较为完整的重修,前栋按原貌恢复,中后栋作重修时保存原建筑材料和建筑,现为沙井镇人民政府和宝安区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本地居民,满载历史痕迹的江氏大宗祠远离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偏安一隅,并不为大多数深圳人所知,游人罕至。3月28日,记者一行从宝安中心区驾车前往,行驶28公里余耗时近1小时,才抵达目的地,随后一处古朴安静的院落映入眼帘。

江氏大宗祠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走进可见祠堂主体分为前栋、中栋、后栋三个部分,三间三进,砖木结构,清水内墙,雕梁画栋,壁画生动,造工精细,立柱用红砂岩石材。祠堂主体左右两侧外墙用蚝壳砌成,此为一大特色,为深圳地区所仅有,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蚝壳屋。

堂内牌匾、梁柱、壁画之多令人惊叹,均刻有忠孝主题的文字或图像。步涌村曾在明清朝代出过江士元、江逢辰等多位文人学士,取得功名,在祠堂外墙能看到有桶耳结构建筑风格,中堂原有文魁、进士两金字牌匾,门外有显示功名的六座旗杆墩,杆高数丈,甚为壮观,为邻近地区所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江氏大宗祠蚝壳屋不仅为沙井蚝文化的千年开发史提供了证据,颇具建筑学上的科研价值,它内含的多种建筑营造法式值得考究。首先,蚝壳墙是岭南建筑中较为独特的建造工艺,这里还保留了明清时期岭南建筑较少使用的栌斗和梁架上托脚等这些唐宋时期的盛行构件,对深圳古建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墙内雕梁木刻十分精湛,有龙云托脚及各种吉祥动植物和人物故事图案,是研究民间艺术、工艺和风俗习惯、文化等的实物。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