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峰:由“格斗狂人”联想起来的“武”

2017-05-02 来源:深圳新闻网

“格斗狂人”徐晓冬号称中国MMA (综合格斗)第一人,这个小长假他又因与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的比武,且在20秒内KO(拳击用语,指把对方击倒)后者,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深圳文燊威集团董事局主席、FF信赢天下世界格斗冠军联赛创始人林文峰,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武之初习,为术,称武术,重于搏击夺命,讲求力量、速度、技巧、抗打击等,实为通过大量高强度训练而培养、开发人体格斗本能反应能力。与任何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没有捷径,口诀中“拳不离手”,“勤练功,不放松,一日不练三日空”等,都是讲究必须投入过人的训练,方有过人搏击能力的可能性。而要让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离不开有效的训练方法,而且天分是绝对占关键因素的。同时,每个武术运动员都有运动生命的成长、高峰、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生命随之消亡。绝大多数武术爱好者都只能停留在术的阶段,而且能在这个阶段有机会取得一定成就者已算万里存一。武之初级阶段本来就是一门“杀敌”的技术。武者事大,故传统习武者,大都先习武德。当然纯粹为了表演而苦练体操型“武术”不在此列。

有机会得名师指点而精进者,可称“学”,为武学。武学是在武术的基础上研习人体生理特征、骨骼特征等等而讲究更合理训练、更快恢复体能、应对受伤、治疗受伤等的学问,因而传统习武者进到第二层次必会疗伤、接骨等,武医合一,这是绝大多数习武者无法达到的层面。

武之高级阶段应是道,称武道。是在术、学的基础上,对人生、人性、胜与败、生与死的深层次思考、领悟而得出的对人与自然的一种态度,近乎哲学,甚至高于哲学的思考。中国传统武术应该包含术、学、道于一体,而非简单的搏击之术。

近日武林界热议“格斗狂人”与“太极”的比试,实是不同层面的讨论。一方面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特别是搏击运动产业、市场确如预料必然走向繁荣。另一方面,搏击格斗作为体育项目本身是一种由国外传入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和评价标准。一个有着较高天分的运动员苗子,经过科学的训练几年时间有可能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搏击运动员。然而一个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天分再高,几年时间也无可能成为业内共同认可的武林人士。两者有着不同的评价体系。

作为运动项目的格斗搏击运动员,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一样,越优秀,其运动职业病必然越严重,这是与中国传统武术的目标相违背的。传统武术已经远远不满足于克敌制胜而讲究战胜自己,胜人不易,胜己更难。从历史和现实中,以赤手空拳制人或夺人之命的机会和必要性是很少很少的,因而传统武术界对于“格斗狂人”大可不必过于敏感和过度反应。因为两者的初衷和出发点已经完全不同。过度反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无论太极或是八卦,如果对格斗狂人耿耿于怀,那么只能说明完全停留在术的境界,而非真正的传统中国武术。要希望在擂台上战胜格斗狂人或其他的格斗搏击高手,必须采用格斗搏击的训练方法。太极界称雷氏并不能代表太极的水平,其实格斗狂人也不能代表格斗搏击的高水平。然而本人是非常欣赏和赞同徐晓冬的勇气和他为格斗搏击事业所做的贡献的。徐晓冬的所作所为必然对中国的格斗搏击事业影响深远。但对于提出的无限制、完全开放的比试是绝对不赞成的,任其发展,必然会出人命,这是与体育精神完全背离的。

【林文峰简介】

林文峰,深圳市文燊威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卫视总裁。

深圳市高尔夫球协会主席。

2005年创建文燊威投资机构,2013年创建共信赢财富中心,2016年创建FF信赢天下世界格斗冠军联赛。

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