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游泳能否成为学校必修课

2017-05-16 来源:晶报

  

深圳市体育中考正在进行,其中游泳选考将于5月14日在深大附中初中部游泳馆开考。据悉,在6.6万考生中,报考游泳选考项目的仅有198人。

由于今年是游泳项目纳入深圳市中考体育选考项目的第一年,而练习游泳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提前做足准备,因此,报考人数偏少并不奇怪。我由此想到的是,如果说游泳进入体育中考是一个进步,能不能再往前推进一点,将游泳列入学校的必修课?

一大早看到一则视频新闻,坚定了我的这一想法——某地一群小学六年级学生偷偷去河里游泳,数名学生因水性欠佳不幸溺亡。事实上,几乎每年夏天尤其是暑假,学生溺水事件屡屡发生,成为一个沉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每每看到类似这样的报道,我总会下意识地想,如果那些孩子会游泳,在某种程度上,悲剧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吧。

游泳素有“运动之王”的美称。但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游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它和跑、跳等田径项目一样,都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可以说,游泳首先是一项生存技能,其次才是一个运动项目。一个人不会打篮球,顶多是一种运动缺憾,但如果不会游泳,在关键时刻可能意味着失去逃生的机会。

记得央视曾播出一档节目叫做《荒野求生》,收视率很高,原因就在于它能教授人们应对不同的生存环境,很有服务性。从概率上讲,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置身荒野的可能性比溺水的可能性更低——数据显示,我国溺水死亡儿童人数占非正常死亡儿童的40%。也因此,让孩子掌握游泳技能,实在是我们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的一项公共责任。

我们可以来看看国外的情况。在美国,每个学校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很多学校的必修课;在澳大利亚,小学生毕业时除了毕业证还必须拥有救生证,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会游泳,还要具备一定的救生技能;在英国,所有11岁的孩子都必须至少能游25米——我们未必要生硬照搬这些方式,但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游泳的普及力度,理应成为当务之急。

值得关注的是,据媒体报道,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清华大学学生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不过,如果学生有恐水症等特殊情况,可不参加。其实,早在90多年前,清华大学就立下了“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的老校规,这项新校规只是对清华传统的一种延伸。清华此举收获了不少喝彩声,那么,如果说人们认同大学生必须会游泳才能毕业,将这项生存技能下沉到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当中,显然更有现实价值。

具体到深圳而言,将游泳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应不存在太大的操作障碍。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游泳馆,但深圳公共游泳馆及小区游泳馆不少,完全可以通过配套细则将其与学校教育打通,激活相关闲置资源,形成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区和家庭相结合的游泳培训网络。倘若说,游泳成为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侧重的是它的运动属性,让游泳成为必修课,则更侧重它的生存技能属性,让孩子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获得一道庇护生命的安全屏障。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