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要补齐民生短板

2017-05-2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全面小康要补齐民生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寄语广东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鲜明指出了广东的奋斗目标,赋予了广东新的历史使命。

“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5月25日,与会的深圳团省党代表们就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纷纷支招。

多管齐下补齐教育短板

近期,我市中小学新生报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此前多个区发布预警,预测今年学位缺口巨大,这让万千家长很是纠心。

“省党代会报告在讲民生短板问题时提出,我省教育存在规模不足,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这些问题同样是深圳教育发展中的短板,需要我们多管齐下,将短板补齐。”省党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说。

他表示,深圳的义务教育规模与北京上海广州基本相当,在校生180多万人,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幼儿园学童每年增长5%至10%左右。尽管多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学校的建设力度,去年增加公办学位3.1万个,今年又增加4.7万,仍然满足不了需求。这与深圳人口年轻化与入学门槛低紧密相关。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深圳基础教育的“痛点”,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内。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市教育局还将与各区各部门一起,加大学校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的优秀校长,加大优势教师的引进力度,建设好深圳的教育云,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也一直是深圳的短板,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名校来深办学、与名校共建特色学院的方式,实现了高等教育“弯道超车”。

“我们合作的是高水平大学,如何确保落地的也是高水平大学?”张基宏说,这需要我们有稳定的高等教育保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以本科生培养周期四年为限,对这些大学办学质量效绩进行科学的评价。

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

省党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雨蓉则结合南科大的办学实践对建设高水平大学提出建议。郭雨蓉说,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思路,就是通过自身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来反哺培育学生的能力,实现弯道超车。

“学校通过改革人事制度来吸引高端人才,改革科研制度破解经费使用难题,改革学生培育制度改变专业设置的弊端,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获得发展新动力新活力,创造高等教育发展的奇迹。”郭雨蓉说,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南科大将继续发挥吸引人才平台和蓄水池的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与海外名校合作力度,在主办医学院上将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新教学体系,建设一批与产业对应的研究中心。

不健康就没有小康

长期以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一直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短板,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分级诊疗等制度的深入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突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党代会报告里的这句话引起省党代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罗乐宣的强烈共鸣。

“实际上,近年来,深圳市早已瞄准医疗卫生方面的短板,大力投入,大胆改革,居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罗乐宣说,其中特别注重强基层,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比如,罗湖区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为核心的医共体的改革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和广东省的充分肯定。改革后,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医务人员增加35%,社康中心诊疗量增长95.6%,占总诊疗量的比重由51.5%增加到63%。今年深圳将全面推广罗湖经验, 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

“医疗不是以治病为主,是要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为主。过去我们的医疗体制以医院为中心,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现在我们整个体制要推动以基层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中心,通过强基层、保健康,实现少看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三少一好”目标。”罗乐宣说,深圳将大力支持社康中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签约面,通过家庭医生的服务和引导,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康中心就诊,而不是动不动就去大医院看病,真正实现合理就医。同时,在社区健康服务方面也要狠下功夫,强化社康中心的健康教育引导作用,通过良好的健康教育让居民少生病少得大病。

“不健康就没有小康。”省党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天奉则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招。他说,病越看越多的原因与重治疗而轻预防有关,很多疾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防控疾病要从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着手,让大家少生病、晚生病,减少发病人数。医生和医院也要转变角色,医生工作领域应该向前移动,在院前预防、治未病上多做工作,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

在解决医患关系紧张方面,张天奉代表认为,许多医生过于专注专业技术,与病人的交流不够,“语言、药物、手术刀”三件宝中少了“语言”这一宝,如果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好,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将有利于缓解目前医患矛盾。

充分发挥社工作用提升城市温度

“社工既能够让党委政府的惠民举措更好落地,又能调动集聚社会各方面资源服务民生。”在省党代表周小燕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进程中,社工团体的作用十分特殊。

作为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总干事,周小燕代表是深圳唯一一名民政部首批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曾到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灾区援建,将深圳社工经验撒播全国。

周小燕说,省党代会报告十分具有“民生情怀”,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民生举措。这些民生保障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水平,而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并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和志愿者,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个性化、更加多元的需求,如老年人情感的慰藉以及未成年人的保护、成长教育等。

在周小燕看来,社工人才队伍提供的专业化服务,让党委政府的民生举措更好落到了实处。同时,社工还能够链接广大的爱心资源、唤起家庭亲情网络更好构建,帮助弱势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在社会文化体系当中共享发展成果,从而让弱势人群得到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减少民生保障覆盖的死角,提升城市的温度、社区的温度。

周小燕最后建议,加强党对社工人才队伍的管理,更好地培养社工人才,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政治觉悟、专业素养,同时完善有关激励机制,为社工人才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作为深圳市妇联主席,省党代表马宏关注妇女儿童的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妇联作为群团组织,要通过群团改革,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真正成为党和广大妇女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团结联系服务好广大妇女,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马宏说,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是妇联组织的生命线。近年来,市妇联积极推进改革,不仅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家庭儿童工作部,还启动了社区妇代会改妇联工作,目前全市已有近8成社区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针对新生代年轻女性的特点,狠抓“互联网+”,通过网上妇女之家,打通线上线下两条战线,虚拟实体两个空间,让更多的年轻女性认同妇联。

马宏说,2015年底市妇联还推动深圳在全国率先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今年将在学校、医院、图书馆、社区四个领域开展试点、制定指引,希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儿童、关爱儿童、更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助力深圳未来可持续发展。(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杨丽萍 李舒瑜 甘霖 綦伟)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