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水体进入科技管理时代

2017-06-26 来源:深圳晚报

原标题:

区委书记区长谈治理黑臭水体

宝安水体进入科技管理时代

深圳新闻网讯 2017年国家督办考核的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是深圳市必须完成的一项“硬任务”,也是宝安区治水提质工作的重中之重。5月17日和18日晚上,宝安区连续两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近日,在宝安区茅洲河(宝安流域)1号底泥厂,前来视察茅洲河综合整治工作的宝安区委书记黄敏及宝安区区长姚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问:宝安区是如何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完成10条黑臭水体的治理的?

黄敏:为加快完成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宝安区构建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1 10 1”组织架构,建“八大机制”打造整治黑臭水体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这个“1 10 1”组织架构是指,前一个“1”即成立宝安区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总指挥部;“10”,即以河和街道为单位,成立“双十”分指挥部;后一个“1”即总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

一方面是治理,另一方面,宝安区也组织了213名环管员,对全区的437家涉水企业进行排水监督。从用水来源到出厂污水的去向,各个环节都进行数字化监控。再加上智慧环保的科技手段,使得宝安区的水体进入科技管理以及大数据时代。

问:落实河长制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黄敏:在前期打响黑臭水体治理攻坚仗的基础上,宝安区做深做细做实河长制工作,创新提出“六个一”系统治河工程。“六个一”工程,主要是指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建、一河一管、一河一景。其中,一河一建,则表示现正在进行的雨污管网的建设,看到河流的水质有了变化,表面看是水里出了问题,而实际上问题出在岸上。所以要把岸上的排水和排污管网排查清楚,形成一个体系。

在落实河长制方面,坚决做到硬措施、硬手段、硬作风的“三硬”态度,并运用“六个一”工程来将“三硬”态度落地。面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宝安区现在是一件一件抓落实,点点滴滴出成效。

问:宝安区怎样加快管网建设进度?

姚任:根据原定计划,2017年宝安区需完成550公里污水管网的建设任务。为此,宝安区将这55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分解成33项污水管网工程,并明确工作路线图和责任单位,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

4月22日,市主要领导调研茅洲河,提出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速提效。经梳理并结合各单位反馈意见,宝安区于5月5日对沙井街道西部片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等15个项目的年度建设计划进行调整,主动将宝安区2017年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从550公里调整为600公里。

问:宝安区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推动黑臭水体治理?

姚任:主要是三方面重点发力。第一,坚决扫清征地拆迁拦路虎,各级各部门逐层分配指标领取任务,勇啃征地拆迁“硬骨头”。5月17日以来,全区已举行征拆行动53次,出动人员3015人次,设备215台次,坚决扫清征地拆迁拦路虎。第二,全力加速治水工程建设,提速提效,加快实施河道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治本工程项目。目前,列入2017年建设计划的33项污水管网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已累计建成管道413公里,占年度总任务(600公里)的68.8%。第三,强化综合监管,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宝安区以河长制为抓手的前提下,加强基层环境监管力度,并重兵进驻茅洲河流域。2017年1月到6月,宝安区对茅洲河流域工业企业最为集中的沙井、松岗街道进行重点监管,累计检查企业1667厂次,处罚金额达到1596万元。(见习记者郭宇立)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