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未死!重新开街半年营业额增8% 转型稳健

2017-07-25 来源:南方日报

重新开街的华强北,更加整洁、有秩序。

“王者归来。”今年1月14日,经历了4年地铁施工围挡之后,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华强北步行街正式开街。在当时的很多媒体报道中,华强北的未来令人充满期待。

半年之后,质疑声起。一篇《谁杀死了华强北》的文章影响甚远。文章说:“华强北的手机市场已在‘崩塌’,许多人的财富都与之泥沙俱下”。

伴随着深圳的繁荣成长起来的华强北,真的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活力吗?华强北街道党工委书记蔡转弯对此并不认可。他认为,分析华强北,不能一叶障目,要重在主流而不是支流,要看全部而不是局部。华强北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是“高举创新大旗,弘扬创新基因”,坚持创新理念,华强北未来发展将有广阔的前景。

在华强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仁根看来,“华强北的‘根’是电子元器件产业,自始至终从未衰落。”刘仁根告诉记者,在转型路上,华强北要打造成综合性城市消费商圈、智能硬件创客生态圈,并加快融入全球创新链。

据了解,华强北重新开街近半年以来,营业额整体增长了8%,日均人流量趋于稳定,商圈交通通畅、卫生整洁、治安稳定。

“半年多来,转型之路走得很稳当。”刘仁根说。

1 多元街区

让“中国电子第一街”变得“更酷”

东起上步路、西到华富路、南至深南中路、北抵红荔路,占地面积仅1.45平方公里的华强北商圈内,共有华新、华强北、通新岭、燕南、科学馆、华强路6个地铁站,1号、2号、3号、7号四条地铁线方正整齐地在区域内交叉。从城市交通规划层面,华强北得到的重视不言而喻。

“一片持续生机勃勃的城市区域,应该是复杂而有序的。”不久前,大数据处理分析机构DT财经社对深圳的各核心城市区域进行了一次大数据层面的分析调研:将深圳165个地铁站周围直径1公里的区域划定为辐射圈,对作为城市节点的地铁站辐射圈进行数据描像,试图为描述城市的复杂有序性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重构城市的认知坐标。

DT财经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来自大众点评、高德地图、中原地产、e成科技、百度地图等的线上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了涵盖商业、居住、吃喝玩乐等14个功能指标的城市区域综合实力评价体系。

在这个全新的视角下,华强北“站在了哪儿”?据介绍,由于站点分布密集,6个地铁站点辐射区拼起来覆盖了华强北商圈全部区域。最中心的“华强北站”,综合实力得分在深圳160余个地铁站中排进了前10。

从这6个站点辐射区的各项指标表现来看,功能多样性并没有被华强北最突出的电子数码特长而掩盖,各项功能在数量上都展现了蓬勃的姿态,尤其是商业与休闲娱乐两项体现出绝对的密度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华强北的“交通友好度”数值非常高,这得益于去年新增了一条可多线换乘的7号线。公共交通资源尤其是地铁线路的投入,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流增加,更有开拓地下商业空间的各种可能。

DT财经社评价,多样性是维持街区活力的源泉,华强北仍旧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这与刘仁根的感受不谋而合,“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来华强北不只是选购数码产品,它正在成为一个很酷的街区。”

记者7月21日傍晚在华强北步行街看到,这片举世闻名的街区不再只是大家记忆里满是“柜台小哥”推着蓝色平板车拉货的景象。天桥鲜花观景台、旱地喷泉休闲广场、新的大理石地面、各种靓丽的鲜花篮衬托出更加靓丽、时尚的新华强北,购物氛围更加舒适、丰富。

在华强北茂业百货大楼最显眼的位置,电子屏幕播放着新入驻大牌化妆品的巨幅广告。茂业百货、九方购物中心、群星广场购物中心、女人世界名店……开街之后的华强北,不再是以往车来车往的乱象,除了传统的电子上下游产品外,已经成为各种大牌商品云集地,成为喜爱时尚的年轻人工作之余的好去处。

在九方购物中心逛街“血拼”的谢小姐告诉记者,以前以为华强北只是数码产品爱好者的天堂,但近些年来一些商场推出创意设计、体验式消费等,以及一些大牌产品和明星餐饮的入驻,让她非常喜欢到这里来休闲娱乐。

“按照政府的规划,华强北定位中的一部分,就是要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国际商贸功能区、综合性城市消费商圈。”刘仁根认为,半年来九方、茂业等商场的火爆,是华强北在这方面发展的缩影和典型。

2 硬件底气

“华强北电子元器件产业从未衰落”

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华强北最近的一则新闻,是其“全球首发了iPhone8”:一台红色特别版的“iPhone8”,手机外观通体鲜红,苹果logo的字样为灰色,竖排摄像头也和传言吻合。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但印证了一个现象: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依然是大家对华强北最深刻的印象。每次有负面消息传出,大多也是针对手机销售趋缓、铺面空置率升高等话题。

但在刘仁根看来,华强北的“根”一直都很坚实,那就是电子元器件产业,自始至终从未出现衰落。有数据显示,华强北商圈的交易额已连续5年保持1000亿元以上,并且每年保持10%的增长率。在珠三角手机制造业完整的产业链和香港自由贸易港的支撑下,华强北仍然具备其他区域无法复制的生态。

在这些数据的背后,电子元器件产业无疑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些年中国电子产业仍然处于增长态势,军工、工业、汽车等新兴应用都需要电子元器件,依然需要华强北这个平台。

包含电子元器件、苹果手机、华强北三个关键词的另一个故事是:前硅谷程序员斯科特·艾伦来到华强北,用从这里买到的各种元器件,“DIY”出了一部iPhone6s。

他先从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买来支持指纹密码的主板,之后又从手机修理店买来旧屏幕,拆开后用新零件重新组装。整个组装过程中花了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多元,而目前iPhone6s的全新版本售价大概在3000—4000元,这一对比便宜了不少。

据统计,华强北现有各种类型的电子专业市场30个,总经营面积52万平方米。经营产品范围包括电子元器件、手机通信、电子数码、安防、LED、家电、智能硬件等产品,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地,依然被视为中国电子行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手机和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认为,华强北的兴旺与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息息相关。“如果电子行业不断出现新产品,华强北就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如果大量的中小企业艰难求存,华强北也会跟着不好。”电子行业在继手机和平板火热发展后,智能硬件却还都没有做起来,无论是VR/AR、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都没有做出量,这也直接导致了华强北这两年不太兴旺。

潘九堂表示,某种程度上,华强北相当于一个硬件中小企业的孵化平台。特别是很多新兴行业,往往面临没有成熟元器件采购平台这一问题,比如智能手表,其所需零配件无法通过现有供应链支持,很多人都需要到华强北来寻找资源。新的智能硬件需要在华强北试销、批发,一旦产品走量,就会形成完善的元器件供应。

在华强北,传统的3C产品线下销售方式也正在转型。记者在很多门店发现,店里并不以销售产品为主,而是转型为产品展示中心。一些店内的电子屏展示了“自助采购平台”,客户可以直接线上查询价格和库存,免去沟通过程,提高效率,同时还能在线跟踪订单。

“店面转型效果非常好,客户非常重视一家公司的信用度,而如何让客户了解呢?通过店面展示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位某品牌手机形象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很多实体店的生意都没有以前好了,换一个思路未尝不可。

依托于丰富的元器件以及快速的生产能力,智能硬件也正成为华强北新的尝试。从无人机、VR、机器人到五花八门的可穿戴设备,如同手机行业曾经的野蛮生长,智能硬件在这里应有尽有。

3 多元转型

创客“金点子”正加速转化为产品

近年来,福田区委、区政府不断提出调整华强北产业结构,坚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地位,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业包括奢侈品等多元业态,打造国际电子商业名街。创客,也正成为华强北摆脱“山寨”标签、通过创新获取升级的希望所在。

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市设立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时,华强北就成为了首批上榜的区域创新创业基地。福田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表示,华强北将凭借自身优势,汇聚国内外双创资源,有效推动华强北商圈及福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形成辐射全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助力深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创新之都”和“创客天堂”。

在深南大道和华强北路的交汇处,“中国电子第一街——创客的摇篮,创业的天堂”的新招牌赫然立起。在它的两侧,赛格集团大楼和华强电子世界里,两大集团分别大手笔投入千万资金并在黄金地段设立了首期5000平方米的创客中心。

依托华强北丰富的元器件以及珠三角的完整产业链,创客在这里可以获得小批量生产、智能硬件供销平台以及创投基金、金融服务、电商推广等全方位支持。

硅谷知名硬件创业孵化器Hax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据Hax的创业者透露,华强北的优势在于供应链各类模组齐全,采购的效率很高。在华强北的办公楼里,往往走到楼下或者附近就能买到合适的模组,价格大约只有北美市场的三成。对于欧美创业者而言,来到华强北最重要的事是学会使用淘宝网,直接在办公室内下单采购模组,可能只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模组就可以送到办公室,能想到的模组,在淘宝上都能找到,供应商几乎都是在深圳。

在华强北只需要花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从模组采购、产品生产和测试到品牌推广整个流程,同样的时间在北美大概只能完成模组的采购。硬件产品供应链在深圳的发展主要是受近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推动,一台智能手机的制造过程被分割成数十个环节,由不同的公司承担,当智能手机市场降温时,这些供应商则成为硬件设备创业者最好的合作伙伴。

刘仁根告诉记者,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创客们的新奇点子正在成为华强北转型路上充满希望的“增量”。他认为,政府在其中应该做的事情是搭建推动创客创意快速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平台。

此外,产业升级也包含着多种业态的升级。刘仁根以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举例,在占地面积仅1.45平方公里的华强北,就有逾400家物流公司,“在华强北街道办事处楼下停车场,就有三家物流公司。”

刘仁根介绍,这些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起源于华强北多年来建立起的全球硬件供应生态链,很多都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国内大部分地区、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固定物流运输路线。

“花一些功夫培育,就能孕育出一大批成熟的现代物流企业。”刘仁根说,现代物流所需的配套设施、仓储设备等需要仰仗城市更新的进一步推进,一些不适应新业态的商业设施和建筑逐渐被更新。“在这个过程中,阻力和成本都比较大,改进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刘仁根坦言。

对于华强北的未来,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商家们也充满信心。在一场华强北商家座谈会上,商家代表们认为,华强北30年的历史证明它有很强的自我创新体系和自我修复能力,华强北的电子业态保持一流水平,产业发展有很大的腾挪空间。

“具体而言,华强北有三个自信,一个是创新自信,它有创新的能力。第二个是结构自信,它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第三个就是质量自信,华强北在告别山寨时代,正在创品牌创标准创质量。”一位商家代表说。

4 政企互动

“政府做政府的事,市场做市场的事”

走在930米长的华强北步行街上,很多行人都会有着相同的感受:这里比以前的华强北要更加干净、有序。这种感受的背后,是政府对商圈管理效率和能力层面的不断推进。

“有人说华强北的人流减少了,我觉得跟街道变得更干净有序有很大关系。”刘仁根笑言,过去有车辆通行,街道的规划也不够科学,反而显得人流涌动。

6月29日下午,《华强北商业步行街管理文明公约》发布仪式在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举行。《公约》由华强北辖区行业协会和沿街商家企业自主发起,7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容共有9条,主要围绕社会秩序和市容环境方面着手,倡导市民摒弃陋俗恶习,倡导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城市的维护者。

福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余智晟表示,华强北作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历来是展示深圳城市形象和风采的重要窗口。此次华强北街道办、行业协会与辖区商家企业政企一心、合力攻坚有效维护了商业步行街卫生整洁和安全有序,为市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购物、休闲环境。

“《文明公约》的内容仅9条,主要是从社会秩序和市容环境方面着手,言简意赅,易读易懂,我们要将《公约》宣传到位,落实到位。”赛格电子市场商家代表王先生表示,此次活动现场共向市民发放了3万份《公约》,希望借此次仪式向商家、市民朋友们发出一个集结令、一个倡议。华强北各商业协会、商家们将以“家园”意识、用“主人翁”身份来共同宣传、践行《公约》,共同营造华强北商业步行街和谐、安全、洁净的商业环境,为步行街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刘仁根告诉记者,从政府层面而言,《公约》的发布也是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决定以“文明公约”而非“管理办法”的形式出台,这是国内外商业步行街少有的管理方式,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从华强北街道办事处方面了解到,一个名为“华强北步行街协调办公室”的机构正在酝酿成立,将聚合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使中小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少跑腿、少签字。

“在华强北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企业干企业该干的事。”刘仁根向记者解释,从街区管理到城市更新,从产业转型到多元发展,在他看来,政府层面更多的是制定方向性的政策和搭建平台培育新业态的发展,比如市区两级对华强北的定位以及创客嘉年华等活动的开展。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的手机和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也认为,市场力量加上政府相对宽松的管理促成了华强北的成功。例如对于华强北的模仿业态,政府层面曾经相对来说会保持一个宽松的管理态度,能够保持适当的容忍度。“华强北的未来,我认为还需要看成百上千个中小商家。”潘九堂说。

 

编辑:林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