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大咖齐聚南科大 跨学科对话“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 ”

2018-05-28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志明)当人工智能遇上人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5月19日上午,为期2天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厅召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由深圳市计算智能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一共邀请了18位重要学者担任主讲嘉宾,其中9位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9位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知名学者。

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的诸多领域展开,计算人文学科的学科建构,智能发展的趋势,语言工程问题,智慧空间的拓展与日常创新,社交网络与人本计算,人工智能的人文启发,健康医疗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性别伦理建构,科幻与智能接触,无人系统的发展趋势,机器学习算法的噪声鲁棒性,人工智能于经济金融现象预测,人机交汇的人文问题,情感智能与伦理,算法新闻与伦理学危机,AI伦理与生物进化,走向机器人时代的伦理考察等等,先后发表了16场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姚新教授指出,现代历史中层层叠加的无数种技术进步和革新,譬如蒸汽机,发电机,电话,火车,汽车,飞机等等,它们当中从来没有一种技术像眼下的人工智能这样,才开始走向应用就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并且前所未有地从价值,意义,伦理,法律,隐私,文化和美学诸方面与人文学科嵌合交集到了一起。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技术进步,它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被动的工具理性,一跃成为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的新兴技术,它的“仿人类性”特征,使得它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如何跨越人文价值种种界面的挑战。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雄霸世界的科学技术界所未曾预料过的局面。

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主任陈跃红教授强调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性展开,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世界性的战略大事件,联合国,欧盟,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都发表了关于如何推动和规范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国家报告,中国不仅发布了国家战略报告,更是写进了“两会”和新的国家科技进步计划,足见其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所有的报告,均有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重大科学技术方向的特点,那就是,以往的报告基本上都限制在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层面,不太注意去讨论有关的人文关联问题。但是,眼下所有的这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都无一例外的花费了相当的章节和篇幅来讨论人工智能所关联的人文命题,譬如法律,隐私,伦理,意义等。有的报告干脆就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天然的就是游走于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学科,它既需要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脑科学……也需要哲学、心理学,法学,语言学甚至文学和美学等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普遍的人文视角,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学和研究进入角度首选。由此可见,将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加以整合,在所谓计算人文学的学科框架下,就其嵌合关联的现象事实和可能的结果展开系统研究,是学科交叉整合的重要对象目标,也是一种现实的新学科研究需求。

出席会议的专家们报告和讨论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各个结构性层面,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层,算法层,还是技术应用层,都可以发现众多的问题需要技术专家与人文学者一起来探讨和解决。人工智能与人文学这一次历史性的互动和嵌合,对于双方的发展而言都是一种历史的机遇,确实有必要推动计算人文学这种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同时,会议代表还表示,人工智能既不是点石成金的神器,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目前紧要的不是去就刚刚开始的人工智能应用做出终极伦理判断,相比之下,也许更应该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所谓“过程伦理”问题,关注如何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去推定法律和伦理的规训,推动人文价值和意义的关怀引导,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编辑:黄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