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在雨水中的侵袭中首当其冲
在近几天的持续大暴雨中
深圳的道路总体经受考验
但凹陷破损并不少见
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9月1日,市交通运输委表示,针对在恶劣天气下路面出现的较大坑槽影响通行安全的问题,市交委已组织养护企业采用冷料沥青或石粉渣碎石临时填补路面坑槽,修复破损路面,保证通行安全。对因暴雨引起的边坡垮塌,已做好安全围挡,待天气晴好、路面干透后组织加固、维修。
暴雨后坑洼多路难行
近日,不少市民或发帖,或来电,向本报反映暴雨后坑洼多,路难行。
在后海大道、创业路、工业七路和深南大道等道路巡查中,也可发现许多路段出现破损情况。
★
市交委:
市交委通过排查发现道路积水隐患137处,边坡塌方5处。
暴雨引起的隐患主要包括:
人行天桥、立交桥桥底、人行通道、路面、道路边沟积水,路面坑槽、沉陷,边坡滑坡等,主要原因为地势低洼、路段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系统堵塞、连日降雨冲刷路基、边坡。
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路面长期使用,出现路面破损情况属正常现象。大雨过后,路面受浸水影响,在车辆负载碾压及路面孔隙水压力的重复作用下,病害会加速发展,导致暴雨及恶劣天气下路面病害增多的情况。
市交委:正在加紧修复路面
“对这次暴雨造成的破损道路有无集中开展维修的计划和措施?”
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在恶劣天气下路面出现的较大坑槽影响通行安全的问题:
交委已组织养护企业对道路隐患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清除排水口树叶、垃圾等杂物,疏通排水沟,采用冷料沥青或石粉渣碎石临时填补路面坑槽,修复破损路面,保证通行安全。针对巡查发现和市民投诉的病害,均已安排抢修,对因暴雨引起的边坡垮塌,已做好安全围挡,待天气晴好路面干透后组织加固、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
破损路面修复采用冷补料和石粉渣先进行简易处理,因为按照路面维修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需封闭维修车道施工,维修后需经过养生,才能开放交通,以保证维修质量;
沥青路面修复时也需保证新混合料使用前应加热到规定温度,一般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40℃~150℃,维修完后,当路面表面温度低于50℃时才能开放交通,保证维修质量。
在暴雨及恶劣天气下难以达到上述的施工条件,待天气好转之后,再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
市民可拨打热线12328反映
市交委表示,市交委对道路有巡查制度,道路病害的巡查按照主干道一日一巡、次干道两日一巡、其他等级道路三日一巡的频率进行巡查。巡查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人行道、各类标志标牌破损等道路病害,拍照实时上传至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同时, 市民可以拨打交通运输委员会热线12328,反映道路病害情况。
来源: 深圳特区报、蛇口消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