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漫谈地震与地震学

2019-06-12 来源:深爱人才


地震是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

也是自然灾害

地震虽然难以准确预报

但却可以大致预测

科学家通过对地球板块的研究

以及对地下能量积累的观察

可以大致分析出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

此外,运用科学的方法

还可以计算出某一地区发生地震后将出现的后果

地震仪

记录与测量地面振动的仪器

自公元132年,我国东汉张衡在“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开始,地震进入用仪器观测的时代。

1870年~1880年,最早的、近代意义上的地震仪出现。但那时所有观测地震的仪器没有像今天根据监测手段细分,统称为“地震仪”。

1889年,人类第一次记录到距离记录仪器很远的地震并不是“正宗”地震仪上,而是在扮演地震仪角色用以记录和测量地面倾斜的倾斜仪上。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宗”的地震仪呢?

张衡的“候风地动仪”里的“都柱”就是用“摆”中“倒摆”的原理制成。这已是划时代的发明了,因为国外直至13世纪,古代波斯才制作出类似的仪器。

近代的地震仪1880年才制成,原理与张衡的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时间却晚了1700多年。

宏观观测

由人的感觉器官

直接察觉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

宏观前兆大致分为:地下流体异常;动物、植物习性异常;气候异常、地象异常……

科学的宏观观测,在我国“群测群防”的地震短、临预报的尝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下流体异常

井水突然发浑、变色、变味、升温、冒泡、翻花,水位陡涨、陡落,泉水反季节或不同于平常突然枯竭或涌出。

多震区人们把这些典型现象形象地总结成以下民谣:

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植物习性异常

动物的这种“预知”地震性,主要是受外界刺激的结果。按地震前兆理论研究的结果,地震从孕育到发生,主要区域会因破裂产生高频振动的波;此处的地电、大气电位与周围相关磁场随之改变;地温升高,地下气味顺裂隙逸。

这些细微的变化,人不一定感知,但对能分辨气味的狗,对水中氧量、低频次声振动、电场、离子等变化敏感的鱼,对地温依赖的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感到烦躁的老鼠,对腿部和翅膀能感受十分之几微米振动刺激的鸽子等动物,必定会因平时生活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受到刺激而引起异常反应。

多震区人们把这些典型现象汇集成顺口溜: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乱拱来狗乱咬。鸭不下水鸡上树,兔子竖耳蹦又跳。冬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鱼跃水面蜜蜂闹,鸽子惊飞不归巢。

我国是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无论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还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那地震来了怎么办呢?这个视频告诉你☟

本期院士讲堂陈晓非院士就将为我们讲解如何科学地防御和减轻地震所造成的灾害,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做出贡献。

同时,陈晓非院士还将概略介绍地震学,以及地震学的发展将为探索地球及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探测地球资源带来哪些影响。

陈晓非

陈晓非,中国科学院院士、市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与计算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及其在防震减灾和资源勘探领域的应用。

他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9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相关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以及科技部973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2017年带领团队项目“非线性地震模拟”荣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并被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及。

参与方式

讲座主题

解析地球“心跳”,探索地球奥秘

——漫谈地震和地震学

时间地点

6月15日(周六)上午9:30-11:30

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二楼

扫码报名参与

扫码观看直播

注意事项

(1)为体现对院士的尊重,请规范着装,提前到场,听讲期间,请将手机调至静音,保持会场秩序。

(2)会场空间有限,请勿携带大件包裹,自行保管贵重物品。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

(4)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来源:深爱人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