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只有一斤多 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再次成功救治24周超低出生体重儿

2019-10-30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曹文丽 通讯员 吕钊志)继成功救治“小小”“六六”“祺祺”后,近日,南山区妇幼保健院院新生儿科再次救治一名超低出生体重儿。

今年7月31日,怀孕仅24+3周的孙女士分娩了女宝宝“糊糊”。“糊糊”出生时仅750克,经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长达86天的共同努力,“糊糊”终于顺利出院,出院时各项指标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体重达2100克。

医学上将出生胎龄小于28周的婴儿定义为“超未成熟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婴儿定义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相对于普通早产儿,“超未成熟儿”发育更不成熟,存活率极低。即便存活,早产儿出生后会面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系列并发症的考验。

怀孕后小心翼翼的孙女士没有想到,由于她的宫颈管完全扩张,孕24+3周那天,肚中的宝宝便“迫不及待”出来了,那时小家伙离预产期还有三个多月。“糊糊”出生时全身皮肤几乎是透明的,整个人仅成人巴掌大小,最令人揪心的是,新生儿出生时呼吸微弱,反应低下,肤色苍白、生命垂危,提前做好抢救准备的新生儿科团队和产科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展开了紧急复苏,气管插管、T组合正压通气……,渐渐地,“糊糊”的呼吸有力了起来,肤色红润了,反应也好了,但发现复苏后仍存在呼吸循环状况不稳定,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向家长交代病情后,家属的坚持救治给了医护人员信心,在转运暖箱护送下,经绿色通道由产房安全转运至NICU。

为更好地帮“糊糊”度过重重难关,新生儿科成立以田鸾英为组长,以陈俊、陈海珍为副组长的医疗、护理抢救小组,他们带领医护团队详细制定每日诊疗计划,开展多次病例讨论和大查房,并在超声、检验、放射、眼科以及相关科室大力协助下,更好地实时做出精细化治疗。在精细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下,“糊糊”顺利通过呼吸关、喂养关、脑损伤关、感染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系列并发症的考验。

“糊糊”还接受了袋鼠妈妈护理。袋鼠妈妈护理是一种对早产儿的护理方法,通过早期、持续、长期的母婴之间皮肤与皮肤的接触,既可以增进“糊糊”与妈妈的感情,还有利于妈妈认识早产儿的特点并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为出院做好铺垫,同时帮助“糊糊”尽早开始并顺利实现亲母乳喂养。

近三个月的精心治疗与细心呵护,在医护人员不懈地努力和家长的信任配合下,“糊糊”体重从750克增加到2100克,矫正胎龄36周+2天,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经口喂养奶量已达26毫升/次,纯母乳喂养,达到出院标准。

据了解,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8%~10%,死亡率为12.7%~20.8%,而体重<750g、胎龄<26周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尽管近年来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治疗过程中仍随时可能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

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目前是南山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近几年来已成功抢救了近百例超未成熟早产儿;其中包括胎龄26周,出生体重600g的“六六”和胎龄24周,出生体重600g的“祺祺,定期对这类患儿进行随访,他们神经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都非常好。此超未成熟早产儿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新生儿科在救治超早产儿方面的综合实力及专业能力方面都具备非常高的水平。新生儿科近10年来推行的“袋鼠式妈妈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新生儿个体发育医护与评估项目”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救治理念对早产儿生存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