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接触:那一刻,我选择站出来

2020-05-18 来源:南山共青团

疫情期间

如果你是开车回到深圳

一定对这群人印象深刻

——高速出口防疫志愿者

每一个高速路口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高风险面前

他们选择勇敢地站出来

他们的日夜坚守

保护了深圳这座城

苏奕心

广深高速南头出口志愿者

广深高速南头出口志愿者苏奕心的故事

《高风险接触:那一刻,我选择站出来》

1

疫情当前,我要站出来

2020年的春节如期而至,在此之前,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今年的春节会如此特别。

随着年关的靠近,家中的父母在兴冲冲地采买年货中等待着游子的归来。

远方的归子怀着归家的喜悦在忙䟿中奔波,等待着完成手头的事情,便提着行李,踏上最温暖的港湾。

一月底,疫情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挡住了许多人的归家之行,苏奕心也是其中的一员。

同许多人一样,一开始,她也遵守国家规定不出门,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关注着疫情的新闻。

铺天盖地的疫情报道让她对外面的疫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奋战在战疫前线的那些身影,同样也让向来乐于助人的她,有了不一样的触动。

你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她必须做点什么。

年夜饭的那天晚上,面对身边的朋友,她做了一个决定——疫情当前,她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为国家出一份力。

“我要去当志愿者,上前线,支援抗疫工作。”

理所当然地,她这个决定遭到了朋友们的反对。

疫情面前,人人自危,普通人恨不能与世隔绝,她偏偏却要反其道而行?

“奕心,别开玩笑了,现在外面疫情那么严重,居家隔离都来不及,你怎么……我知道,你的心是好的,但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居家不要外出,不给国家添麻烦,避免增加医务人员的压力跟医疗压力,也是在支援啊!”

“就是,不要冲动,外面那么不安全,你不怕吗?万一你被感染了怎么办?”

“怕,我当然是怕的,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去做。”

这一切,苏奕心同样也有过考虑。

“我觉得只要防护做好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深圳义工联是个正规的组织,肯定会安排好防疫工作的。”

苏奕心指着新闻上正在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说道,“你看,他们不也一直在工作吗?”

“你做这个决定,这么冒险,你爸妈同意了吗?”

朋友愈发着急,使出了杀手锏,试图阻止她‘犯傻’

“我觉得,这件事要告诉他们。”

“……他们会理解我的。”苏奕心沉默了一会,坚决道。

最终,她成功说服了朋友们,暂时隐瞒了父母,投身成为抗疫前线的一员,她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她知道的是,她的力量再渺小,只要付出了,总会有人受益的。

2

现在累一点,疫情就轻一点

就这样,苏奕心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志愿者工作。

报名之后,苏奕心的工作地点被安排在南头高速路口,每天天一亮,苏奕心就要开始自己的志愿者工作。

首先她需要联系志愿者,在指定地点集合,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坐上前往南头高速路口的班车。

抵达之后,她紧接着就开始对新来的志愿者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自身的防疫意识与操作方法,另一个是志愿者在南头高速路口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协助相关人员登记每天来往车辆的车牌和车速,确认每个人的防疫到位,分配安排好每个时间段的人员工作,与此同时,她也需要对新下达的任务作出分配与安排。

这些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毅力,虽然说工作时间是两班制,一个是八点到两点,一个是两点到晚上八点。

但是开头的几天,苏奕心下班回到出租屋里,她常常收拾完自己,倒头就能睡着,一觉到天亮。

一天回家,朋友看到她满脸的疲惫与黑眼圈,吓了一跳:“奕心,你这样会不会太累了,身体吃不消的,请个假休息一下吧?”

苏奕心笑着摇头:“不累,这两天才开始,所以需要适应工作,等习惯了就好了。”

朋友却很心疼:“你自己也要注意着点,量力而行,不要太拼命了。”

苏奕心笑了笑:“你放心,我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这些话,当然只是对朋友的安慰,实际上,谁都知道她有多么拼命。

累吗,自然是累的,但是伴随着疲惫的,还有兴奋和激动。

这个累,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从一开始,苏奕心就打定了注意,要一直工作到疫情结束,南头高速路口关点撤掉的那一刻。

当红䄂章戴上手臂的那一刻,神圣的使命感已经停驻在她的心中,她愿以自己的能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他人渡过难关。

工作中的困难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于她而言,只要完成任务,便算是攻克难关,而被解决的困难,就不算是困难。

3

危险的体温,患难与共

二月中下旬,苏奕心已经在南头高速路口工作了十多天,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这位小姑娘始终以最严谨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此时,国内的疫情进入到了最紧张的时期,虽然在外接触的人很多,但是苏奕心的心里没有丝毫的惧怕。

在此期间,也有遇到过突发状况。

在志愿者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有一天晚上,大家在测量体温的时候,发现一位同伴的体温奇高,测试几次依然如此,此时,大家的心里十分紧张。

“……38.6°!”

“再测一下!”

“还是38.6°……这是高烧啊,怎么办?!难道?”

志愿者们有些惊慌失措起来。

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担心同伴的安危。

南头高速路口关点的工作人员不在少数,一个人出现问题,其他人都必须隔离,如此必然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工作。

那位同伴更是慌张,拿着体温仪的手抖得不行。

“冷静,别慌,大家先散开,保持一米五以上的距离。”

苏奕心也很紧张,却冷静地安抚着同伴们的情绪。

“大家的防护都做得挺好的,可能是戴口罩久了,活动量又大,暂时性的体温升高,那边站点配有医生,我先陪她过去看看。”

医生得知两人来意之后,神色凝重。

“先做个体温测试。”

说话间,医生拿着体温仪在同事的手腕上扫了一下,只听得滴地一声,数字就跳了出来。

没有到三十七度!

这样的结果让苏奕心他们紧绷的心神一松,可是大家依然不敢懈怠,医生拿着一根水银体温计说道:“保险起见,我们再测下。”

同伴毫不犹豫地点头,但是神色却比之前好了许多。

几分钟过去之后,医生取下体温计,对着半空查看度数,而苏奕心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珠子,她很担心,这次会是可怕的结果。

医生笑了,说道:“体温计的数据依然显示在三十七度以下。”

“安全起见,观察一会儿再回去。”

医生如此嘱咐着,又随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体温过高的?”

同伴回答道:“没多久,来这里之前,我还测过,38.6度,高烧。”

医生点了点头,又问她:“是用什么测的?”

“体温仪。”

为了随时检测体温,同事将体温仪拿了出来,顺手在手腕上扫了一下。

当数字跳出来的时候,她的脸色又是一白:“为什么又升高了……这……这才没多久……”

苏奕心脑海里灵光一闪,看出了端倪。

直接从她手中拿过体温仪,往自己手腕上也扫了一下,只听到滴的一声,上面的温度跳了出来,果然,38.6度,丝毫不差!

她又给医生测试了一下,结果是一样的。

“是体温仪坏了。”

原来是一场虚惊,一个乌龙,一切有惊无险。

这件事给苏奕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件事之后,苏奕心对待防疫工作更加严谨,在培训新义工的时候,更加认真,平时检查,也是一再关注。

当以为疫情就在身边,甚至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苏奕心的心同样也提到了半空,虽然闹了个大乌龙,可是也让她体会到了生死一线的感觉,于是,对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也更加珍惜。

也更加坚定了她要继续为抗疫出一份力的决心,对她来说,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做贡献,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她虽然只是一个人,但她还有很多同伴,许许多多的正能量凝聚在一起,必然会打败一切困难。

4

大爱无私,父母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苏奕心下决定的时候,并没有告诉远方的父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在疫情一开始,就奔波在疫情的前线。

但是,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没有多久,她的父母还是知道这件事。

“女儿,你有事瞒着我们。”

妈妈担忧地一一细数着她最近网络联系上露出的破绽,宛若福尔摩斯破案。

面对妈妈忧虑关心的眼神,苏奕心想着这件事也只能瞒住一时,早晚都要说明白,索性就将自己做志愿者的情况一一交代了。

听完了她的话,视频那边的母亲一脸凝重:“工作站那边的防疫到位吗?”

苏奕心连忙又补充道:“肯定到位,而且我还是培训义工的,到位不到位,我比谁都清楚。”

妈妈没有再开口,视频的那边一阵沉默。

苏奕心担心妈妈会要求她立刻辞职,接着说道:“妈,我已经答应人家了,而且也做了一阵子了,如果现在辞职,肯定会影响到人家的工作,而且还会出现挺多麻烦的。”

妈妈终于开口:“你不去的话也不好,都已经答应人家了,一定要去做。”

这句话让苏奕心高悬的心又归位:“对的嘛,你和爸爸从前也一直这么教育我的,我都记着呢!”

母亲点了点头:“自身安全要顾好,才能更好得为大家服务,不要给别人家拖后腿,知道吗?”

母亲说出了这样的话,意味着已经同意了,苏奕心又惊又喜,立刻开始不停保证,自己一定会照顾自己的。

苏奕心原本以为,父母知道这件事之后,会要求她立刻辞掉这份工作.

毕竟是疫情第一线,总归会有危险的,然而没想到,母亲非但没有反对,反而支持她,只是多多嘱咐她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

后来苏奕心再一想,便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她的父母都是老党员,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正是他们的以身作则,让她耳濡目染,才造就了她如今乐于助人的性格。

卸下了顾虑,苏奕心心无旁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去。

5

爱与被爱,穿越病毒阴霾的小温暖

在成为志愿者之前,苏奕心也帮过不少人,但是接触志愿者却是头一次。

成为志愿者之后,苏奕心才知道,原来志同道合的人那么多。

在深圳,有许多像她一样愿意用双手帮助他人的同伴,大家的工作分工清晰明确,安排任务有条不紊,彼此照顾提醒,就像一个大家庭。

疫情期间,口罩供不应求,刚刚开始工作,苏奕心甚至连口罩都没有准备。

没有口罩,不仅仅无法工作,就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这个时候,是志愿者同伴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

戴上口罩的那一刻,苏奕心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也充满了感激。

不问付出,不求回报,其实,不仅仅属于志愿者,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同样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第一次收到热心人送来的矿泉水时,苏奕心还以为人家是忘记了拿,追上去想要提醒人家,没想到,人家开着车子,飞快就跑远了。

苏奕心无奈之下,只能将矿泉水搬到了一旁,同时告诉同事:“刚才有人把水忘在这里了,我放在这里,人家回来的时候,如果我不在,帮忙还给人家。”

同事先是一愣,随后看了一下矿泉水箱子,仔仔细细将当时的情形问了一遍,听到苏奕心说完,她就笑了起来:“应该又是热心人送来的。”

“热心人?”苏奕心很奇怪。

“这已经不是咱们工作站第一次收到东西了。”同事指着矿泉水箱子的一侧说道,“你看到没,这里还有字呢!”

苏奕心顺着她指着的方向看去。

这才发现,那里写着:“感谢你们的付出,累了渴了,就喝口水。”

苏奕心这才明白同事的意思,原来,是有人专门送东西过来的。

她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眼睛酸酸的。

他们志愿者的付出,是有被人看在眼里的,也是被默默支持着的。

“好多次了,下次如果还有人送东西,就请人家拍照留个姓名,以后也好感谢人家。”同事提醒道。

苏奕心暗暗懊恼自己刚才没有及时出手,同时也更加注意四周的情况。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站依然时不时就会多出一箱水,几袋蛋糕,几箱牛奶等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饮料总会在不注意的时候,就出现在身边,就算提高警惕也无用。

这天,苏奕心刚刚检查完志愿者的自我防疫情况,才回到工作站,就看到一道身影出现在工作站门口,对方弯着腰,手中还抱着一箱矿泉水和一箱牛奶,由于重,动作也必将缓慢,于是,被苏奕心“逮个正着”。

“大哥!”苏奕心在对方放下矿泉水准备离开的时候,立刻叫住了他,“怎么称呼您啊?”

“不需要不需要。”

对方摆摆手,转身就要走。

苏奕心只能快走了两步又跟上他:“要不拍个照留个影,以后我们好感谢您。”

“哎呀,谢什么啊!”

热心人立刻挥挥手,扬长而去。

“你们是在为国家服务,在为大家服务,好样的!给你们送个水呀,送点儿奶啊,都不算什么!”

那一刻,苏奕心的心同样被感动填满,满是骄傲与被认可的幸福——骄傲生在中国,骄傲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国人,也幸福志愿者们的行动被认可。

你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会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在帮助着你。

当你将爱和奉献传递出去之后,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间得到回报。

疫魔无情,但人间有爱。

6

爱与希望,会一直延续

“再见,南头高速!”

抱着这样的热情和执著,苏奕心如同最初的决定,坚持到了南头高速路口工作结束的最后一天。

当天晚上,她看着同事们开始收拾动作,做着最后的道别,心中生起了浓浓的不舍。

几十天的朝夕相处,她和同事们早就已经生出了浓厚的感情,今日一别,大家各自散落天涯,如此相聚又不知待到何时。

可是同样的,大家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高速路口的撤下,意味着疫情已经告一段落。

虽然口罩依然留在脸上,可是大家都有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再度来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取下口罩,那个时候,疫情已经结束,新冠病毒无法肆虐,那个时候,春暖花开,一切美好。

南头高速路口的景点撤下了之后,苏奕心并没有停止对他人的帮助。

如今的她正在西藏,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的藏民,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许是因为她的努力和爱心感动了她的朋友,他们也加入到了这个伟大的对伍,通过苏奕心,将自己的爱传递出去。

不负当下,不忘初心。

后记

正如她所言:人真的是可以战胜一切,不管是国家还是集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只要团结一致,所有艰难阻碍都将不堪一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着想,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毫无私心,共同进退,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文章出自网络作家:云步步(笔名)

●@南山青年企业家,这是一份诚挚的邀约

●投票|每张照片背后都是爱的故事,为妈妈点赞!

●95后男护士春节前退了回家的票:我们申请去发热门诊!

●2020年共青团光荣榜中的南山“后浪”

●改革冲锋号 | 在战疫中改革的南山共青团

●团团化身“南”朋友,带你“山”里走一走!

●“南山好青年”打Call“南山好智造”,这样的“带货天团”谁不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