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隆兴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叶浩良:就业培训长技能 扶贫扶志促收入

2020-08-21 来源:深圳新闻网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8月21日讯(记者 吴炳然)叶浩良是东莞人,80后,现在是深圳市南山区水务局的一名年轻党员干部,相比他的名字,大家更习惯称他“叶队”。2019年,南山区对口帮扶隆兴村领导小组派驻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进驻河源市连平县隆兴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当年7月,他被领导小组推选为队长,派往当地开展扶贫工作。叶浩良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自此与两百公里外的隆兴村结了缘,成为驻村第一书记。

连平县隆兴村是省定贫困村,共有贫困户66户219人,由南山区水务局、应急管理局、重点片区规划中心对口帮扶。叶浩良初到隆兴村时,这里只是一个晚上伸手不见五指、雨天泥土飞溅的落后农村,出行贸易不便,村民经济来源单一。叶浩良来自农村,这一切更坚定了他改变这里的决心。

强党建、增就业、促消费、优教育、防疫情……扶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大至抗击洪灾,小至柴米油盐。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叶浩良时常披星戴月,研究成堆的政策材料,整理各类台账报表,有时梦里都会想到工作。

叶浩良(左一)走访慰问患病贫困户。

工作队进驻后,将改善民生和提高贫困户收入为重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村里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原有道路拓宽、硬底化,盏盏路灯照亮回家路,条条大道连接镇中心;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党组织活动有了阵地;村民服务中心大楼建起来了,资产收益扶持机制运行良好,仅稳定分红项目每年就超31万元,其中贫困户平均每年每户可拿到稳定分红4663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浩良说,一直以来,工作队在入户、培训、宣传等活动中采取“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叶浩良介绍,村里的贫困户中有40多名是青壮年,为了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实现“由输血改造血”的脱贫模式,工作队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了“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扶贫就业培训会,并举办了各类招聘会,提高青壮年就业技能,帮助他们就近就业。

"导致贫困户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普遍是由于缺少年轻的劳动力,但也有一些情况更复杂。”叶浩良记得,曾经有一家庭的独生子患有自闭症,难以融入社会,初中辍学后,由于其一家五口父母已亡,只剩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靠着家里三分田地勉强维持生计。为了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叶浩良除了协助两位老人申请低保金,长期坚持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逐步打开了他紧闭的心扉。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跟进,这个孩子的精神状态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与人进行基本交流。在政府的扶持和自己双手的劳动下,他们家庭境况也得以纾解。为此,老人还专程找叶浩良道谢。

如今来到隆兴村,可见百香果绿意葱葱,鸡群悠哉悠哉地啄食,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树上结果,树下养鸡”的复合农业产业模式,正带领着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要融入贫困户当中,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 采访过程中,叶浩良如数家珍,他开玩笑地说,“扶贫工作到了什么程度才算行呢,至少要当你到贫困户家里,他们家的狗不叫了才算合格。” 

经过各方努力,工作队对口帮扶成效显著,在南山区对口办省定相对贫困村年度交叉考核和连平县脱贫成效考核中获评“优秀”。叶浩良表示,会继续在工作上做好表率,带动隆兴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和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添砖加瓦。

走在隆兴村坚硬平坦的大道上,幸福变成了可见可感的实物,叶浩良头戴草帽,和无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人一样热爱这片土地。

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