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入校问诊 华侨城小学受到好评

2021-03-25 来源:深圳新闻网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黄艺苑)2021年3月24日,南山区专家入校诊断指导暨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第五站现场研修活动在华侨城小学举行。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原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国内知名教育专家、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李大圣,知名教育专家、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教授,南山区教育局督学主任洪其华,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余耀贤,南山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研训部部长银艳琳,以及“南山区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研修班学员、赵群筠工作室部分成员等等。

专家与嘉宾们在王智慧、王丹和全体行政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走进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等,行走间感受生态文化浸润下的校园历史发展轨迹、办学规模、教育理念、课程体系。

环节一——浸润美好·参观森林学校

随着侨小礼仪生细致的讲解,独具一格的校园十景铺陈而来,专家团和嘉宾漫步于森林学校,探寻园林式校园,移步换景,处处精致。历史悠久的大榕树、创意无限的自然艺术装置、舒适惬意的大树餐厅、别具匠心的美心坊、侨小教师倾情打造的“侨小一号”办公室 …… 和谐自然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给专家团和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感受着浸润式的自然教育,寻访诗意和远方。

 

环节二——聚焦创新·开启侨小专场

南山区专家入校诊断指导暨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现场研修活动由南山区教育局和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将南山区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工程和赵群筠工作室的年度工作有机结合,侨小专场由赵群筠工作室成员南山实验集团荔林小学校长王剑宜主持。

华侨城小学合唱团带来精彩的表演

华侨城小学合唱团用歌声向专家和嘉宾们表达了欢迎。王智慧校长致欢迎词并作了题为《在这里,探寻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新路径》的报告。

王智慧从一个教师的初心之问、一位校长的方向之问、发展之问、能力之问与一所学校的时代之问、民心之问责任之问入手,阐述侨小培养“兼具中国心、世界眼光、未来胜任力的美好生活创造者”的教育共识,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四条侨小路径:解读学校历史,淬炼学校精神,好文化提出创新土壤;重构教育关系,优化学校治理,好关系提供创新动力;引入设计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好课堂提升创新素养;优化教育生态,创造美好生活,好生态孕育创新机会。

她说:从1997年的‘广东省绿色学校’,到2000年的‘国家绿色学校’,再到2010年的‘国际生态绿色学校’、2011年的‘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十佳示范学校’,侨小的生态教育早已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迭代升级为生态人格塑造,生态伦理教育,生态审美教育。创业、创新、创美、创生、创客应该成为侨小教育的精神内核,培养‘具有未来胜任力的美好生活创造者’应该成为新一代侨小教育人的共识。”她指出侨小一直在坚持打造命运共同体, (学习的共同体、合作的共同体、成长的共同体、信仰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荣誉的共同体 ),依托“共同体“建设,教师成长呈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生命气象。基于“生命与自然”的根系课程群,基于“生长与自发”的素养课程群,基于“生命与自觉”的创美课程群,打造了利于学生体验的生态文化场、利于家校合一的学习文化场、利于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文化场、利于追求卓越的教师文化场。全体师生员工正在念好“四字诀”,破字诀,破除思维定势,走出舒适区间;创字诀,转变思维方式,步入创新区间;借字诀,善于借势用力,打造合作区间;美字诀,落实设计思维,创建幸福区间。表示侨小教师将秉承高境界做人,高质量学习,高品位生活的行动宣言,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这美好的夙愿。

同时,王智慧也将学校发展面临的困惑和思考一一道出,向前来观察的专家及同行真诚请教,开放所有的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悦纳全部给予,以空杯注满杯,敬前程与未来。

南山区教育局督学主任洪其华代表区教育局向问诊专家们表达谢意,愿通过专家入校问诊指导活动,有效帮助提升校长领导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有作为有担当的校长。更愿侨小能借助学习契机再上一个台阶。

环节三—— 研磨课堂·专家听课评课

接着,各位专家和校长们对侨小进行了“课堂诊断”,三位专家分别走入了五年级科学课堂、语文课堂、美术课堂,校长们跟随着专家入班听课,认真观摩华侨城小学的课堂教学。听课结束后,各位专家与校长们根据观课情况,向上课的老师及学科组进行了深度交流。

“张婧暄老师的课堂运用了画面、想象和课外知识的补充,让孩子们深刻的体会人物情感,以实现单元目标及人文素养的渗透”,赵群筠局长对这节课设计上的“小心思”给予高度的评价,她认为,张老师的这节课表现了一个字“融”。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融合,新知与旧知的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学工具运用巧妙,地图、插图、动作设计、诗人的生平介绍等环节都匠心独运。她也希望张老师在以后的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协作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银艳铃部长对侨小全体语文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老师们从课堂出发,增加阅读与研修,让语文课再美好一些。

“张晶老师的科学课主要从学生分享造船经历、学生讨论制作小船、动手制作小船、提出改造小船意见、学习小船建造发展历史等方面展开。现场课堂氛围热烈,学习积极参与互动”,李海林博士提出,小学的科学课应以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为抓手,将他的生活经验转化成一个科学知识,这是科学课最应该解决的问题。从“我的感觉”、“我的体会”、“我看得见、摸得着”、“我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等多方位去延伸,把这些直观的感觉和体验最后转化成科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

李大圣对张黎明老师的美术课给予极高的评价,她说:“听完课,我有种感觉,让窗外的白日阳光诉说人生是一个解放。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课堂,真正的孩子的世界。”她从美术学科的本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她从张老师自己对课堂教育目标的理解和对课程目标的掌握,她从教师的育人目标和个人的专业成长对课堂进行点评,对张老师提出了希望,要钻研美术学科独有的育人价值,更多地运用设计思维,让美术教育成为创新思维培养最重要的学科。参与听课的专家、校长、老师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张黎明老师的美术课做出精彩的点评。

环节四——圆桌对话·师生、教师、干部访谈交流

赵群筠参院学生座谈。她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谈话环境,鼓励学生说出对学校、对老师、对课堂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说出自己对绿色自主课堂的理解,追问学生对未来的畅想。孩子们用“美不胜收、十全十美、生机勃勃、巧夺天工、美妙绝伦”等词语形容自己的学校,赵局也点赞侨小学子与环境融合度非常高,师生关系认可度非常高,校园生活开心满意。

李大圣参与了教师座谈。老师们用成长、温暖、稳定、幸福、朋友、友爱、传帮带、向上、一股绳、和谐、对老师的疼爱、担当、包容等等来表达对学校的感受。李院长说:“这都是一个生态,舒服的、欣慰的、内心深处的忧患联系在一起的状态。但是我坚信,华侨城小学就像榕树一样,是落地生根的,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李海林博士参与干部座谈。行政团队用独立、多元、个性、团结、品质、赋能、合作、转折点、根深叶茂、共享、高效、包容能关键词概括学校样貌。李海林博士带着大家一起描绘侨小未来蓝图,同时对干部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进行问诊指导。

环节五——诊断指导·助力转型超越

专家和校长团进行了近距离的对话,赵群筠、李海林和李大圣分别就学校的顶层设计、教育生态、创新基因、设计思维表示了肯定,学校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也浸润到课程、空间和师生关系中,同时针对学校发展的特别成长阶段,高标准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

赵群筠主要以学生视角,思考更多的是学生在校园里的成长。通过一天的听课、观察、访谈,她发现侨小在人与环境的融合做得很好,孩子们对整体的师生关系认可度非常高,孩子在这个学校里整个状态当中还是很开心的。她指出,华侨城小学的学校治理、民主治理、生态教育,都达到了一流水平,现在我们要往深处走的时候,一定要去做孩子与学习的关系。

李大圣说:“我们看到这个学校的教育生态、治理逻辑和顶层设计成体系,经得起学理推究,是一个讲理性的、有系统的、顶层设计水平比较高的一个学校,教育生态系统梳理清晰,治理逻辑经得起推究;看到这个学校特点鲜明,设计思维无处不在,创新是刻进血脉的基因,特别可贵的是它是全员参与的,指向全能发展的;看到了学校比较好的处理了历史传承和面向未来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当中吸取最有力量的东西,而且让所有一代一代的华侨城小学的孩子们能够在这里找到过去,开新局的努力在智慧校长这里体现的很充分;看到了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功夫。她说,这是一所有韵味,有趣味的学校,值得好好的研究。她寄望于学校:第一要安安静静的、第二是常态化的、第三是全员参与的、第四是深入到学科内部肌理的深度的进行教学研究,“如果华侨城小学要开新局,要继往开来,要把它带到非常高和大湾区非常匹配的中国名校的行列的话,一定要认识到除了研究别无选择”。

李海林更侧重对校长使命的解读,他说:“所谓百年名校,大致上是四个阶段三个轮回,第一创校期,第二爬坡期,第三成熟期,第四转型期。到了转型期相当于重新创校,所以又来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大约三十年到四十年,根据我对学校发展的这个规律的判断,以及跟老师们比较深入的座谈,然后现场观察、听课,我判定这个学校正处在成熟期的后端。华侨城小学需要一套完全新的立场和视角,才能够迎接你面前的这一个学校对你带来的挑战。”他着眼于侨小百年发展路径,对校长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在重视管理的同时更要重视领导,领导价值,领导学术,领导未来;二是在继续重视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视课程,注入课程意识,了解课程本质以及这一门课程学生思维的特殊性;三是重视教师使命,要大力推行教练式管理;重视教书育人的同时更重视科研,学校如果想办成中国一流学校,老师的科研就跟教书育人同等重要。

赵群筠工作室代表校长、南山外国语学校大冲学校校长杜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校长李玲、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湾小学校长李莹相继发言,对森林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师生风貌与师生关系、课程体系与智慧理念,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南山外国语学校大冲学校校长杜平在发言中说到,华侨城小学很好的把握住了城市定位、学校定位、课程定位,老师们爱教育、爱孩子,爱学校,会设计,会审美,会生活,让每个生命都焕发光彩。“好的教育应该是纯真的,充满热爱的,这也应该是我们教育生态发展或者努力的一个方向。”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校长李玲说:“未来的教育是不同生命个体自主成长相互依赖的赋能环境,我们更应该协力创建森林班的教育生态,为全部生命助力。”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湾小学校长李莹说:“华侨城小学是一所有味、有品、有序、有光、有质的学校。建立一个终身学习型终身发展型的教师队伍,必须要进行阶段性的相对比较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或者说是提供精准的营养输入。”

环节六——传经送宝·专家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李大圣做了主题为 《我们的责任与可能性》的分享。她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最大的变量是什么;二是哪些因素是更加有效的因素;如何根据那些非常重要的因素进行刻意的干预,以优化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她认为:“从具有公信力的研究显示,影响学生学业质量主要变量和效益量是教师,教师是学校最大的依靠力量,也可能是学校目前最大的发展瓶颈,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都义不容辞。”她提出在教师群体中应倡导聪明的劳作、研究性的工作,要增加学校的学术含量,要聪明地去研究,要立足现场,实时做,实时想,实时敢。对此,她还给大家提出两个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李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她站在学术的角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方向,引起老师们强烈的共鸣。

李海林做了课程的建构的专题讲座,他认为学校要建构具有一定水平的校本课程,是具有公众模式的,可以称之为988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模式。“9”指的是学校和老师研究开展课程的九个问题。“8”是学校要做好校本课程管理的八个环节以及老师们要做出课程的八个要素。他说:“课程是学校的产品,一所好的学校是建立在好的课程体系和许多精品课程的基础之上。课程建设对学校管理者和老师的课程领导力都是一个考验。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要先有系统的设计,要在实践中摸索,不断锤炼反思,才有可能实现精品化。”

院长余耀贤首先对专家们的把脉问诊表示感谢,他希望在场的校长、老师们能吸收宝贵经验, 触类旁通 ,为南山教育创建世界一流的教育做出贡献。他祝愿侨小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真正能够跟大湾区相适应的顶级名牌学校。

2021年是华侨城小学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组织建设及内生发展将迎接更多的挑战。本次专家入校诊断既是一次高端引领,更是一次“体检”与评估。专家们不仅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展出的亮点,还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锤炼、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这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探索学校改进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与学校管理智慧的提升。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