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平口述教育历程:在实践与思考中绽放教育的激情和使命

2021-12-18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2020年教师节,刘根平获评“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从2013年开始,他出任南山区教育局第七任局长,带领南山教育人奋力拼搏,提出全力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位孩子都幸福”的南山教育理想和教育质量标准,谱写了一段带着个人印记的深圳特区和南山教育的协奏曲。回想28年前,刘根平从东北春城来到南国之滨,先后在深圳博伦职校、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外国语学校、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任职,他对教育的思考在南山一步步落地实践,又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思考与探索。2021年,他卸任南山教育局局长,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教育,反思教育,梳理自己的教育人生,包括教育的宏观问题和教育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日前,他接受南方教育时报记者专访,梳理过往经历,盘点得失中,间有慨叹,提及未来时,热忱仍在。本文由刘根平口述,记者整理撰文。

        领悟教育:涵养理论,优先实践

1988年,结束了东北师大7年的本科和硕士学习后,我留校任教。两年后,又带着投身教育实践的热情去到东北师大附属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一名基础教育的观察者和研究者。从大学讲坛走到基础教育一线,在当时的教育学硕士中还十分罕见。我当时的导师,新中国第一代教育理论家王逢贤先生嘱咐我,“到一线去,这样才有更丰富更真实的案例,才能形成扎根实践的研究成果”。

东北师大附中当时是全国八大重点高中之一,承担了全国性的课改项目。受国内外教育家陶行知、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影响,我当时的想法是,先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看看能不能让学校教育发生一些改变,再从实践中归纳总结,用以改进提升教育理论。

东北师大附中时任校长李硕很支持我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在她的鼓励下,我在学校老师和行政干部中推动实施了许多研究课题和改革项目。比如,东北师大附中在全国较早开展“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的课程改革实验。“理科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以及“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课题研究,都较早涉及跨学科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新的教育模式。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深化理论,围绕这个基本的念头,东北师大附中还做了一些国际化探索。我们引入美国外教老师,共同研究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基于人的现代化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思考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和学校质量管理,结合当时的学生勤工俭学开展教育实践。来自美国希尔图高中的校长Dorothy Murphy对我帮助很大。她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先进教育理念,比如高阶思维训练、苏格拉底教学法、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等,打开了我的教育国际化视野。

这段经历让我收获很多。我意识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成长,无论是教师、校长还是教育局局长,都需要有相应的教育现实场景来支撑。这个场景是把维系学校运转的道理系统性勾勒出来的实践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办好学校的方式和做好教育的良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现实,我们的理论储备有时必然会覆盖不全,置身实践的场景中,反思和丰富自己的理论,是教育工作者进步的重要方法。正因如此,我后来对教育实践非常重视,始终坚持实践第一。

创办职教:适应市场,着力创新

1990年南山建区,当时的区教育局局长刘焯铿提出诸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路,包括启动实施“南山教育工程”,实施“人才库战略”等,全面推动南山教育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和现代化教育发展。

90年代初,深圳特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流水线劳动者,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发展,职业技术人才也大受欢迎。全市都在积极开展成人培训,大街小巷都在呼唤劳动的光荣和价值。

1993年,在南山教育全面实施“人才计划”时,我举家调入深圳南山。当时的南山,学校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质量也不高,更没有独立设置的职业高中,于是我就被区教育局安排到南山区第一所职业高中——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筹备组工作。

设置专业时,我们秉持超前眼光,瞄准选择未来的热门行业,最初设立的5个专业中有1个是珠宝专业。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认为珠宝是奢侈品,面向少数人,就业面也很狭窄。但我们筹备组很看好这个专业,陆续开设了珠宝加工、珠宝设计、珠宝鉴定、珠宝营销等课程,博伦职业学校也同时加挂了另一张校牌——深圳市珠宝学校。在职高阶段设立珠宝专业,博伦职校是全国首创。

作为职业高中,博伦的课程体系和其他学校很不一样,普通文化理论、专业理论、实际操作课程兼备。对学生来说,需要理论实践结合;对教师来说,需要文化课、职业技能兼备。这样的教师,也就是现在职业教育中重点培养的“双师型”教师。

在博伦,我的探索以实践为主,带着理论思考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思考。博伦的建校和发展,为南山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职业教育重新受到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导向也逐渐发生转变,教育的单一升学价值导向正在趋于普职融合,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完善,而是要不断走向国家和人类的共同价值,以自己在教育之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普及科研:打破神话,行动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南山在全市率先提出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时任局长刘迅高度重视教研的作用,把我从博伦职校调到了92年成立的“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区县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当时尚属全国首例,南山教科所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指导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使命。那段时间,科研兴教逐渐成为南山教育人的主流意识。担任教科所所长后,我着手把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让老师们从备课到上课,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过去,教育科学研究好像就是大学里学者们的事情,是象牙塔里的工作。但经历了从大学课堂、大学研究所到中小学校园和课堂的实践,我认为基础教育要突破和创新,也必须让一线校长和老师们主动拿起科研武器,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这才是科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1996年至1999年,南山教育在“行动研究”方略的引导下,迅速掀起了“人人做科研,校校有课题”的风气,涌现出一批能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从实践中升华学校办学理论的校长。海滨实验小学“以美启真”的实验课题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教育成果。海滨实验小学因此而声名鹊起,办学短短7年,就跨入了省级校的行列,同时成为深圳市惟一一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学校。类似的还有海湾小学的社区教育理念,育才一小的“个性化教育”等。

教育科研的效果体现出来后,全区上下都认为做科研有用,开展了各种有助于开拓思路总结经验的交流和研讨活动,从全国各地邀请专家来指导。育才中学推出了“青春期教育”课程,校园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蔚然成风。该校郁秀同学创作的《花季·雨季》,被誉为中国青春校园文学的发端。开放办教育、尊重专家、重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今日的南山教育,同时也为南山成为广东省的第一个“教育强区”,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好校长:中西融合,打造品牌

1995年9月,南山区以改革开放姿态,联合深圳科技园总公司,率先开办了全市第一所区属外国语学校。1999年,我经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出任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是当时深圳市最年轻的中学校长。

当时南山教育在改革中探索特色教育的发展,区域范围成立“语言学习中心”“英语学习中心”“艺术教育中心”等。新成立的南山外国语学校,大胆开展“幼儿园大班+小学5年”的学制改革探索,以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为契机,从英语课堂开始,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不再让学生一排排坐着听课,而是把教室装扮成彩虹的样式,导入小组合作式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彩虹英语教育模式”。

此外,学校还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素质教育,设置了“英语文化节”“中西文化现场夏令营”以及广泛的国际国内姊妹校交流等丰富的课外活动;建设“EQ小屋”,率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建设“牛顿实验室”,引入乐高机器人,开展科学教育研究和实验,这为现在的科学教育、STEM教学、机器人和AI教育等奠定了基础……

除了邀请知名外教来工作、考察,南外还广泛开展对外姊妹校交流,塑造南山外国语品牌。集团化办学以后,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18个校区的K12优质教育品牌。

2002年至2003年,作为深圳市“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派往海外学习的第六批学员,我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当时美国提出“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改革法案,推行“特许学校”、整合调动社会教育资源,激发办学活力。我在加州大学留学访问期间,除了听课学习外,还考察访问了20余所学校、幼儿园和教育研究机构,对他们的教育体系、学校模式、教学方式、学校自愿者、戏剧教育、分级阅读法、校车使用和管理、NBCT年度教师制度、“波多里奇国家教育质量奖”等领域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我对如何办好国际化的优质学校也有了新的思考。

当时,美国实行“教育券”制度,政府为每个在校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拨款,以有价券的方式,对应每个学生发放给家长,家长可以自主选择理想的学校。目的是激励学校力争上游,提升教育质量。美国还有很多面向社区的足球场、运动场、游泳池、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各类专题的博物馆也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

2007年,组织安排,我作为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兼任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和育才高中校长。育才学校是深圳改革开放后创办的第一所基础教育学校,和深圳大学同年诞生。这所学校先天就带着“敢为天下先”的基因,一路发展,创下了诸多值得传承和发扬的教育改革成果。比如现代企业制度启发下的学校管理体制、全国“希望工程”在育才学校倡议发端、青春校园文学引领全国、青春期教育独树一帜等等,不一而足。

我到育才做校长,在传承和创新原则指导下,总结提出“新育才精神”、在全市率先导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育才成为国内首个完全采用该标准进行管理的学校。从战略管理到教育市场、知识管理和教职工管理,育才制定了一整套管理细则,推出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治理方案。这期间,育才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学校在全市高中的排名从第12位跃居第8位,总体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局长生涯:谋划教育,创造质量

从2003年开始,近20年来,我一直是“身兼两职”。在区教育局担任副局长时,我就先后兼任育才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南外(集团)校长。在埋头实践的同时放宽视野,才能在两份不同的工作中自由切换。

2013年我就任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时,面临着新的任务。南山提出要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教育必须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围绕这一目标,南山全面启动打造教育“南山质量”的五年攻坚行动计划,提出“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位儿童都幸福”的南山教育理想。

在推动南山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我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带领南山教育人打造和实现教育优质均衡,推动南北教育均衡、老校新校均衡、公办民办均衡,形成优质教育全链条,让全区教育朝着优质均衡的美好教育目标迈进。在学生方面,南山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利用科技创新和社会资源的独特优势开门办教育,实施“中小学——大学伙伴计划”,与高等教育资源联合办学,成立“南山少年创新院”,开展STEM和AI教育,激励和发展学生的“成长型思维”,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年度评选,南山“小院士”在全市占据半壁江山。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南山各项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和全省前列,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连续三年位居广东省首位。

最近的8年,我们尤其强调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的引领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要求,制定和发布《南山教师宣言》,全面推动教师发展,持续实施行政导向的“先锋计划”和学术导向的“引领者计划”,吸引了大量优秀教育人才加入到南山教师队伍中来,为南山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教育:面向未来,应对挑战

未来,南山如何保证优质教育全链条运转良好,需要社会各界和南山教育人细心应对,把握每一次新的机遇,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把社会百姓提出的问题一一破解,并且顺应新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当下,以“双减”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全面正确理解“双减”的内涵至关重要。这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家长和学校教育的一次新的选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改革的核心目标。

%e5%be%ae%e4%bf%a1%e5%9b%be%e7%89%87_20210824004540

未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如何全面地认识教育,把教育放在一个系统里考虑,分清轻重缓急,找到问题的关键。南山区在2019年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的教育”,这里的“一流”不是争第一,而是改变我们视野的坐标系,主动把教育放在世界参考系、人类的坐标系中。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而是要通过个人的成长为国家和民族,人类和世界做出贡献,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把教育放在人类共同命运的坐标系中,进行新的反思,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评价,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其中,国际社会很多成功做法可以为我们改进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包括PISA考试、社会情感调查SSES等。“双减”后,我们还要做好“双增”,给学生增加体育艺术类活动和实践的机会。

创新是每个儿童心灵中的种子,教育的首要价值不是“灌输和塑造”,而是发现与呵护。教育者首先也是学习者,应该积极地去观察、研究、发现儿童的个性特长、潜能所在、优势智慧、创新可能等。成人世界和学校要努力让教育与学生的天赋和个性相匹配,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或匹配我们的教育。于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的本真价值,立德树人,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发展,大力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倡导“质疑探究、独立学习、合作分享、教师引领”的教学原则。

在这个时代,重要的知识并不是靠积累数据和接收信息的方式获得,而是要在大量信息和数据面前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是时代向基础教育释放的信号,未来的教育必须更全面、更合作、更综合地培养人才。

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