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山区文艺人才推广计划③|韩世骅:将生活中的思考隐藏后嵌入画布

2022-12-03 来源:深圳晚报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扶持推广南山区本土文艺人才,发挥本区域文艺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赋能“文化南山”建设,持续推进全区文艺事业全面繁荣发展,从2020年开始,南山区委宣传部、南山区文联每年均推出“南山区文艺人才推广计划”项目,邀请本土文艺人才,讲述他们发挥艺术才华,追寻艺术价值,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故事。

2022南山区文艺人才推广计划本期推出的艺术家是美术·韩世骅——将生活中的思考隐藏后嵌入画布

有的油画艺术家善于用他们手中的颜料叙述和隐藏他们关于现实生活的思考,不刻意追求某一种固定风格,而是顺从偶发灵魂自然流露的结果,涂抹的画面沉淀之后呈现的意象,就像诗一般成为流体。作为入选深圳市优秀美术家推广工程的艺术家,南山区美协副主席、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韩世骅,就是这一类艺术家。

▲韩世骅

谈从艺之路:画画让内心安宁

韩世骅还有几个身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协理事。他在自己专著中自述:“在上大学之前,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此生决意画画,除此别无他骛。”

也许是天赋,韩世骅说自己从小就“莫名奇妙地就喜欢画画”,并开始显示出才能。那个年代,在他出生在江西省上饶铅山县,学习绘画的条件并不好,家庭中也没有从事艺术的人。第一次看到的油画仅仅是县城公共建筑内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但在高一,他就有了“把画画当作一生的方向”的志向,不过,历经两次高考才被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毕业后进入江西上饶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再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又到景德镇陶瓷学院获得硕士学位,韩世骅坚持着画画之路。

▲韩世骅在户外写生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梦想意味着我们对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坚持。”韩世骅说,“内心的安宁可能比其他东西更重要,我十分愿意一辈子就这样画下去。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30岁时,韩世骅决定来到深圳发展,后进入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任教。在这之前,韩世骅等待教职的过程中,和很多刚来深圳的人一样,有过一段“杂乱”的时光。韩世骅根据当时的生活情境画了很多画。“画面中的一些犹豫、探索、无奈,现在有几个词形容,无非是孤独、纠结、彷徨、漂移、逃离,一系列作品都是基于这种心态。”韩世骅说,那个时间的生活转换以及绘画风格的转换,对自己非常有意义,“可以说真正的创作是从那个时段开始的。”

谈绘画风格:铺开不确定的情景

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谈传统绘画方式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即先打腹稿,胸有成竹。韩世骅在绘画时是截然相反——心中无竹,只有竹意。“拿起一支笔,面对一个空白画布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时候我是在画布中去让它形成画面,而不是说我主动去创造一个画面。你只要在画面中落成一笔之后,这个游戏就开始了。一笔下去,第二笔跟随第一笔在角度、力度、方向、大小上衔接,第三笔考虑后续能形成的铺开的画面。”

▲户外写生

韩世骅认为画画是个制造矛盾、调和矛盾,让画面处于既运动又稳定的秩序中,完成的过程就会让画面和心态越来越契合。

▲油画《小石谭记》

韩世骅在2018年所绘《小石潭记》就是这么个过程。“不是说我背了柳宗元的《小石谭记》才开始画这个画,任何照片参考,我是按照心中有树、有山,山上有水,水面有石头这样的情境画出来的。”这幅画并不是写实的场景,但又有具体的场景,“你说完全捏造吗?那肯定不是,我从小在山区长大,类似的自然物象就是那时候的生活场景。”韩世骅说,能产生“小石谭”的经典意象,只是因为画面时一直根据深藏在心理的潜意识指向,在中途形成了不确定的情境,“然后我无非是引导这个画面,整合归纳成视觉更具辨识度的作品。”

席勒说,如“质料应该消失在形式中,物体应该消失在意象中,现实应该消失在形象显现之中”,以此获得审美的真正自由。韩世骅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不同绘画作品有着CD和黑胶唱片的区别,“为什么黑胶唱片贵?因为他们的承载的信息厚度不一样,同样画一张画,对于受过美术教育的人说,他们对于作品的厚度或是承载人文的企图,要求更高些。”

谈艺术理想:旷达自由为精神指向

“我所谓的艺术创作,其实就是我生活的具体转换。”韩世骅解释,“我的画面中为什么跟多年前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生活环境提供新的起点,一是视觉符号,二是思维的角度。”

“不具象,能让观众自己去联想,产生诗意。当然,也不是不具象,你看到画面,肯定知道这是山,这是人,这是树,既然有辨识度,我相信他是具象的,不是抽象的,只不过它不具体,是表现的。”韩世骅说,自己并不认可他的画归于写意油画范畴,而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韩世骅作品

韩世骅的画接近表现性与表现手法之间,没有超出具象,又不是写实,既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又不乏审美的厚度,用斑驳、遥远、模糊的直感,给人们创造了一幅幅禅境般优美的视觉图像。

这种掩盖或模糊化的表现形式、隐晦地表达,早在十几年前韩世骅的《遮掩》系列作品中就已出现。“遮掩,就是以我自己为主要形象,用各种手势把自己的容貌遮起来,表达的也是脱离大家注视,或者说刻意的隐藏自己的小小暗示。”这个系列在市场上反响良好,被各界收藏。这也奠定了韩世骅的自信,“在这之后,我一直还在画那个思路,只是觉得原来所谓的‘遮掩’,还是太硬、太直白。”

从近年来的作品看,“旷达和自由”成为韩世骅新的心理指向,“可能会顺着这个思路走,这很考验你的思维能力”韩世骅说,“不管是旷达也好,自由也好,或者逍遥也好,只不过是我们对生活的终极期待。对于画家来说,我们是一起在营造美好生活,难道不是吗?”

画家韩世骅作品连续三次入选深圳大学美术馆画展

11月15日,由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绘聚·美好新时代——2022深圳美术精品展”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开展,南山区美协副主席、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教授韩世骅的作品入选画展。这也是韩世骅的作品从今年10月以来,第三次亮相深圳大学美术馆展。

▲ 油画作品《浮槎·悠游》

“绘聚·美好新时代——2022深圳美术精品展”围绕主题,热忱展现深圳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风貌、人文精神和恢宏气象,共深圳市美协主席团成员展出50幅作品,其中一幅为韩世骅油画作品《浮槎·悠游》。

“浮槎指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我不是要表达玄幻的概念,而是延续我几年来一直尝试深挖的主题,反映的就是人对于现实生活超脱的愿望。”韩世骅介绍,绘制这份作品的时间很长,前后画了9个月,是自己2022年比较重要的一张作品。

▲韩世骅介绍作品

今年10月12日-11月20日在深圳大学美术馆举办的“纸卷声落——日常及手迹作品研究展”展出了韩世骅10幅手稿作品。“手稿艺术跟完整的创作来对比,它不是未完成,而是创作的一种设计稿,是作者对艺术思维的日记,是作者思想性格流露痕迹比较完整的作品,信息量反而很多。”他表示,自己参展的手稿是曾经的思路,“记录信息的一个点,这对未来创作时重要的推进方式。”

10月23日-11月10日在深圳大学美术馆举办的“洽湾——南山区美术家协会2022年写生作品展”展出的是韩世骅与南山美协会员前往江西写生的作品,“比如尝试调配颜色来形成肌理,包括构图,用写生来推演这些手法。”

▲与观众交流

此外,在11月15日开展的南山区文联艺术创作基地九街四十二号主办的第八回艺术作品展也展出韩世骅画作。

韩世骅介绍,他参与,历时一年创作的油画组画作品《寻源联结融合》,已入选即将展出的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因美之名——深圳市对口帮扶成果主题美术创作展”。并且在展览后,该组作品将重新进一步放大,由画家重新创作大画幅油画作品,进入中国美术馆展出。(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曾贤平)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