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丈量故宫博物院,南山学子体验“高颜值”研学

2024-03-01 来源:南山教育

2024年寒假一个漫天飞雪的清晨,一群来自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的“南方小土豆”抵达了北京机场。冰雪带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他们毫不理会大包小包的负荷,在晨光微露中投入了对紫禁城的想象。一场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之旅即将展开。

5天时间,研学团的81名学生分成“北京世界遗产保护”和“北京故宫·古建筑研学”两组展开探究。借助PBL项目式学习法,孩子们走读了故宫这本“世界之书”,从真实问题出发,开启了一场高质量研学——在观察与交流中学习,用思辨之尺丈量天、地、人与建筑的关系,在情感互动中体会古代与现代的中国。从调研开始,经过前后近2个月的学习和探究,同学们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博物馆”。这场兼顾深度和广度的研学,让师生在真实的学习中求解何为“面向未来”的教与学。

他们的学习过程如同折纸,沿着北京中轴线的脉络反复标记出那些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从故宫屋脊的神兽到古木伫立的天坛,从舌尖上的冰糖葫芦到什刹海冰戏,每一道折痕都帮助他们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对自身和家国的理解。这场从研学之旅放飞的想象,将带领他们前往更多的“北京中轴线”,迈入世界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博物馆”。

发现研学“真香”

让探究从问题出发在对比中延伸

为了让故宫古建筑知识与孩子们的兴趣建立充分链接,研学导师和学科带队教师开展了三次研前导入课,分为阅读课、建筑课、公约课。在阅读课上,孩子们从《我要去故宫》丛书中选择一本书精读,研学导师给他们讲解了故宫建筑的基础知识,并在梁思成学术著作中挑选了最符合孩子年龄的建筑色彩、屋顶等内容展开解读。学校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分别从阅读理解、数字与建筑的关系出发,制作学习手册,提前整理故宫涉及的跨学科知识。

“日晷为什么在午门外和慈宁宫的摆放方式不一样?”“三大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在短短三四年间搭建起如此规模的建筑群?”“为什么故宫的屋顶是黄色而天坛的是蓝色?”孩子们在自主阅读《我要去故宫》系列丛书时产生了大量问题。到北京后,他们在博物学者小海的引导下,将这些问题变成研学的索引。经过几场导学课,孩子们进入了PBL项目式学习。

学生丈量故宫

在引导孩子们提问的同时,研学导师王亦欢向他们提出了三个驱动性问题:1.古建筑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2.如何赏析古建筑之美?3.哪些地方可以发现建筑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个问题是联动的。”王亦欢说,研学团带着问题出发,行前还罗列了各小组通过调研、观察、访谈获取的信息,按照清晰的逻辑线索,以严谨的表格设计呈现在学习清单上。研学途中,3名老师各带一个大组,白天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实地研学,晚上开展PBL研讨会、组织成果汇报。

在问题中学和在对比中学,孩子们开启了“真香模式”。在探索古建筑魅力的过程中,他们被天坛和天空的色彩呼应震撼了。令王亦欢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孩子问她:“为什么天坛外围的墙这么矮?”其他孩子马上调动起走读故宫时从台基设计中获取的知识为其解答,“天坛周围的墙没有防盗作用”“较矮的墙更方便我们直接感受天、地与建筑的呼应”。

研学导师为学生们上行前导学课

行前一个月,“北京世遗保护”小组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导学课。孩子们学习了与中轴线相关的著作和视频资料,研学导师陈琛设计了与行程有关的互动环节和知识卡片。孩子们利用在线文档“你问我答”,保证学习“日活”。

对比着学,是研学导师采取的另一种PBL学习策略。故宫古建筑研学小组登机前就开始观察思考:机场拱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观看感受?进入故宫后,他们通过对比,逐步了解古代和现代建筑的设计差异。同时,他们对故宫不同分区开展对比调研,如前三殿、后三宫有何不同?颐和园和天坛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与古建筑相比,鸟巢、水立方有何不同?通过不断对比,孩子们了解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在生活方式、美学观念、建造工艺等方面的区别,提升了观察敏锐度。

打通课程与研学

在体验和动手中完成素养和能力转化

基于语文教材的“世界遗产”主题,南科大二实验首先在校内开展了跨学科的“世界遗产”主题单元学习,邀请科学、历史、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引导学生以跨学科方式探究世界遗产。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将各学科的课程内容与北京的颐和园、长城、天坛、故宫、圆明园等真实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浸润式的探究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遗产”,激发爱国情怀。

“应该将学科教材与研学旅行的内容有效统整起来,构建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学科知识。”南科大二实验校长唐晓勇谈到,此次研学的所有课程内容都指向了深度学习。“北京中轴线”是今年新增的研学路线,通过还原“中轴线申遗”的经过,同学们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内部运营系统,为后期优化学习成果打下了基础。研学成果的推出,也意味着学校博物馆课程完成了一次迭代。

从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需要学生们将学习内容逐步精细化,评估知识怎样用于问题解决,在动手中进一步修正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案,推进学习向纵深发展。以此为核心,参与研学的两组研学导师和学科老师分别从不同层面强化了学生的研学成果输出。三年级学生何偲瑗在研学中与组员拼装了中和殿模型,通过还原榫卯建筑结构,解读古代劳动人民的设计智慧。“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古建筑的高超技艺,我们在现实中看中和殿只能看到华丽外观,通过这次研学可以看到隐藏其中的建筑结构。”他说,回到学校继续研究古代建筑技艺如何传承的问题时,小组成员们会一起思考如何不用一颗钉子体现建筑的整体一致性。在一次次动手中,学生们积累了对不同古代建筑特点的认知,逐渐走近木作匠人的精神内核。

学生动手拼装中和殿模型,还原榫卯建筑结构

研学中面对陌生环境和大量指向不明的知识素材,如何提升学生融入周围环境的体验感?考虑到这一点,在颐和园728米的彩绘长廊前,导师们要求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深度还原历史人物在古代建筑中的生活。如同学们想象自己是王公贵族,走在长廊上观赏彩绘和远处的亭子,按照自己的身份设计台词。另一组学生则展开想象:作为一群异国工匠,带着设计理念进入颐和园,可以怎样对现有空间进行改造?

“漫步在这座古老宫殿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六年级学生周浩天在研学感悟中写道,颐和园完美地融合了皇家园林和湖泊,其茂密的树木和湖光山色,令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想象自己如设计师般穿行于颐和园,他娓娓道来颐和园折射的中国园林美学的核心理念:这些建筑不仅是为了观赏自然风光,更是为了营造一种与自然融合的文化氛围。

“北京中轴线上的研学经历,既是孩子们走向未来人生的积淀,也是他们认识国家秩序的起点。”陈琛同样谈到了体验感对于塑造学生认知的重要性。在细微处寻找宏大,在宏观中发现精微,正如在故宫的窗框上搜索图案,在景山山顶俯瞰穹顶——在观察中,历史得以化为体验,融入学生们观看的视角中。

构建深度和广度

在社会情感学习中链接世界观和家国情怀

基于主题开展的研学旅行,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并帮助学生的世界观和家国情怀形成结构化链接。唐晓勇认为,实施主题化、项目化研学,可以照顾不同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激发情感、激活写作欲望,进而提升认知维度。

在“北京中轴线”研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加深对社会情感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从学习层面来看,调研组学会了通过拍照、录制视频、听讲座和做笔记以及设计专业调研表,进行实地调研,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信息采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调研需要克服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疏离,通过建立情感链接表达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次研学主线是课程,暗线是社会情感学习。”陈琛强调,在学习初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律性是帮助他们维持集体交往有效性的核心理念。在导学课上,研学团经过集体投票制定了“公约”。研学途中,所有学生都严格遵守规则。

前往北京中轴线完成“申遗”任务时,学生们按照发现官、书记官、拍摄官、采访官的角色进行分组,组内进一步细化分工并由组长管理。“从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身体原因中止研学这一点来看,学生们的社会情感学习是有效且态度积极的。” 陈琛表示。

研学导师为学生讲解故宫知识

在建筑设计方面,传统色彩的组织和使用、窗户式样的结构和花色、穹顶结构的范式和数字,都标志着居住者的等级和身份。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们建构起对古代皇权的直观印象。在第四天的行程中,他们登上景山,将古城壮丽的规划与研学的收获在脑海中一一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愈发清晰——中国因何得名?应该如何理解中国?为什么北京中轴线上已经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还要以线状建筑组群联合申遗?

融合了情绪感知和情感表达,学生们眼中的世界是深刻的、立体的。六年级学生张芯荧在研学感想中写道:“亲眼见证了中轴线的‘秩序感’,这条线向北延伸到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向南延伸到大兴机场,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六年级学生陆海瑶则看到了不同建筑群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精髓的差异性演绎,“故宫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对称、和谐与等级制度的重视,而鸟巢则是现代建筑自由、流动与创新精神的典范,鸟巢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常规形态,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

陈琛为学生们提供了情绪价值,并看到了他们由好奇心产生的学习潜力。“当孩子们充满好奇时,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学习的呢?”她说,研学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获取方式,“孩子们的情绪一旦对了,做什么都是对的。” 她发现,研学带给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将研学成果持续转化。回到深圳后,各小组开展了线上成果研讨和线下集体创作,准备在开学后进行集中汇报和展示。

升级研学体验

构筑安全、健康和情绪“防火墙”

每一次出行,孩子们的安全问题都牵动着家长和老师的神经。从“遇到矛盾时怎么处理”到“食物过敏和用药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临行前,研学导师和科任教师根据问题清单,一一排查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摸底。

“将学生安全地带去带回是最大的考验。”王亦欢说,出现突发情况时,普通消肿和止痛药也必须经过家长同意才能给学生使用。

另一方面,导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健康。“同学们的体验感和情绪价值紧密相连。”陈琛谈到,饱满的情绪能让学生们面对每天2万步的高强度研学仍保持“电力”。最后一天,学生们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后,她特意安排“每人在有限经费下点肯德基”的用餐小任务,学生们开心地计算性价比和分享美食,并将精力充沛的状态延续到深夜返回深圳。第四天晚上,陈琛发现有学生因为天气寒冷影响了活动热情,于是在晚餐前,她特别安排学生们对比“北京烤鸭和广东烧鹅有何区别”,并为他们准备了红糖姜茶,学生们的兴趣重新被调动起来。

陈琛表示,导师需要及时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迅速处理学生的情绪问题,再用新的任务转移和重塑学生的情绪。学生们会明白,“我为什么生气”以及”生气时可以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她同时发现,学生们在充分觉察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后,也学会了帮助其他人解决情绪问题。“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文化体验、比较和理解。”

提升思维创新能力

让思考图谱从点到面再回归具体

为将课程和学习方式与“大博物馆”概念关联,2018年起,南科大二实验启动了馆校结合的博物馆式课程教学,这是学校首次提出“大博物馆”概念。据课程发展部主任王思思介绍,“大博物馆”概念落脚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上,其内容和形式都能与学科、教材和大纲相匹配。

学校“大博物馆”概念将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都纳入范畴。这些场馆可以是纪念馆、名人故居、军史馆、厂史馆、校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周末,学生们走读深圳,在园博园、红树林湿地、水库等公共场所开展探究式学习,拓展博物馆研究的外延。

作为“大博物馆”的重要一项,研学将书本知识与真实内容链接,通过结合新课标和教材,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如何在真实场域中运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学校通过匹配合适的学科带队教师,丰富了学生“看”和“走”的学习方法,将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有用的技能。

学生发挥创意,设计故宫文创产品

带队教师、学校四年级语文教师苏畅谈到,语文作为一门强综合性学科,其学习难点和重点并不全在语文课本中。研学途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包括审美文化、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与创造,都通过交流、实践与思考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他提到,采用PBL项目式学习方法的研学课程与学校课堂有很大区别,教师不会主动提供知识,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提升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回到学校后,学生会将沿途收获的信息和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王思思介绍,学生开学后会开展研学成果展示沙龙,通过制作模型、立体书、文创产品等形式,进一步锻炼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形式丰富的活动,效果还会体现在学生的系统化思维方式上。

带队教师、学校数学教师徐莹莹同样谈到研学过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感受是最直观的体现。”她说,学生在探索颐和园里的长廊时,发现传统建筑工艺里蕴含着对称性比例的问题。当时,老师们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和解决办法,但学生们马上想到用现代方法改进古代工艺。通过小组探讨,他们将所见所闻直接转化为创新思维力。

研学途中,张芯荧抓住了中轴线上的日常活动与古代人文精神延续的微妙关联。她在王府井品尝了北京的特色美食——冰糖葫芦,并发现中轴线上,食物的颜色多出现了故宫用色。她说:“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除了必须更新科学技术手段,更要传承精神文化,通过审美的一致性让古代建筑融入现代社会。”

在走读世界这本不一样的书期间,南科大二实验的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观察将所有学习体验组成网状信息,得到了一座承载了个人精神世界的“私人博物馆”,让好奇心和创造力沿着思考力图谱开枝散叶,不断捕捉人类文明发展的“灵光”。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编辑:卢东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