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南山 | 陈禹山:南山报,不能忘却的南山文化印记

2021-09-06 来源:创新南山

一滴水珠的轨迹

可以折射江河的奔腾

一朵花儿的绽放

可以见证春天的绚丽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和南山建区30年的重要节点,南山区委组织部特别推出致敬拓荒牛,续写春天的故事”系列丛书——《口述南山》,遴选出各个领域的老党员代表,以“决策者、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口述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的“南山故事”。

《口述南山》第七期

我们一起走近陈禹山

倾听他记忆中的“南山故事”

蛇口与南山

最是改革开放文化基因一脉传

/

口述人:陈禹山

我叫陈禹山,1938年出生。1960年,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工作过,有几部作品在全国反响较大。我担任过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党给了我读书的机会


我老家在广东台山,是全国有名的侨乡,爷爷是墨西哥华侨,叔父是缅甸华侨,外公是加拿大华侨。我爱人的爷爷、父亲、哥哥都是美国华侨。

不是所有的华侨家庭都富裕,小时候我家就非常穷,基本的情况就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海外亲戚寄钱回来过日子。抗日战争时期最悲惨,周围水路全断了,有钱也寄不回来,加上又闹饥荒,奶奶就是那时候饿死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给了我读书机会,中学和大学都是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的。

我很小就离开了家,具体哪年出生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学毕业后,我到了新华社,要填履历表,家里人告诉我: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具体哪一年不是很明确,当时确定为1939年。我母亲没多少文化,只是告诉我跟村上某人同一年出生的。其实,这样也没法核实具体年份,因为“某人”也不清楚自己的生日。多年后,我推算自己大概是1938年出生的。

▲1982年的南头关

因为是华侨,家庭关系复杂,所以上世纪70年代我才入党。但是我从小就红心向党,党要我干啥就干啥,一切都是听党的话。

中学时,在1000多人的台山端芬中学,我就当上了团委副书记了,当时的书记是学校的政治老师,我就是学生的“头”。

当年,在人民公社集体劳动中,我都是“主将”,各种活都干过,受过奖励,被当作一个又红又专的好青年。

现在,如果去台山,还可以看到我带领同学们参与建设的大隆洞水库,这是一个很大的水库。当时,我们就在建设工地上搭了一个茅草棚,住在里面。建设期间,上午有可能上点课,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工地上劳动。

1960年,按照组织的意见,我进入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学习。进了大学以后,成为了系里团总支的宣传委员。经常出墙报、板报,给校报写稿,经常一写就是一个整版的长篇通讯。后来学校党委经常会找我来写些东西。


与袁庚深度结缘


1981年我写了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业改革、农村改革问题,随后又写了蒋筑英、刘丽英两位模范人物。

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南巡到了深圳,也到了蛇口。回到北京后,就向中央的其他领导讲,深圳欣欣向荣,发展很快,蛇口更是快。光明日报得知后,决定马上派记者采访,3月8号我就到深圳了。

▲1984年,参加建国35周年北京国庆巡游的蛇口工业区彩车

当时,市委秘书长陪着我们参观市容、工厂,也参观了蛇口。我很激动。写凤阳小岗村,我找到农村改革方向,城市怎么搞?在蛇口我认为找到了答案。刚开始准备采访半个月左右,再回北京写稿。

我当时月工资只有60多块钱,住太子宾馆,吃饭一天就要10块,半个月下来哪能顶得住!袁庚在香港,知道我就是那个写蒋筑英等人物的记者。他指示让我安心采访,费用由蛇口工业区统统管了,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

当时我们来了三个人,半个月左右后,其他两个人先回去了,我“咬住青山不放松”,坚持继续采访。袁庚后来又给我一些照顾。采访了半个月,我感觉,如果写蛇口跟以前写蒋筑英等一样——一篇长的报告文学或通讯,远远不够,根本没办法讲太多内容!干脆就搞一本书,这就是《希望之窗》一书的由来。书的封面印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叫《希望之窗》,是因为我在蛇口看到的希望。如果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像蛇口这么干,像袁庚这么干,一定大有希望,一定有光辉的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本书取材应该是蛇口。

▲1996年,陈禹山和袁庚一同出席南山大型图片展活动

蛇口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实验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针对领导体制的改革,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等。这些举措在当时是有很大风险的,但蛇口最后成功了,所以蛇口那时没出什么贪官。

我认为袁庚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和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多困难,一心为国家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到最后。

在南山办了两份报纸

1987年,我从光明日报调到人民日报,派驻香港,准备香港回归的报道。

其间,我爱人在北京突发疾病,抢救过来后,我就想回内地工作。有人建议我留在珠三角,这时刚好蛇口区和南头区合并为南山区,区委书记我以前在蛇口就熟悉,我就成了南山区委第一任宣传部长人选。

报到那天我从香港到了罗湖,然后坐一个中巴到了南头,再坐一个摩托车到南山区委。那时路很烂,路边很脏。

到了南山区委宣传部一看,只有几个人,有两个副部长,我们三个人组成了领导班子。工作人员也不多,就四五个,整个宣传部不到10个人。

为官,我没有多少经验,但是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心里非常明确,就是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党和人民,这是个总纲领。

我是南山区第一届、第二届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从1990年开始,做了十年,陆续兼了好几个职,包括文体局长、文联主席、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南山区一开始并没有这些部门,是随着发展逐步增设的。

我们还在南山办了两个报纸,一个是《南山报》,我是社长兼总编辑。后来又办了一个报纸,就是《开放日报》,我担任社长。报社的事情我管的不是很多,但人我是一定管的。调入人,我是有个人原则的:一定要出身普通家庭的百姓,一定与我没有亲属关系。我调进来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是我的三亲六戚。

▲《南山日报》

【1992年5月,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创办《南山报》,南山报社成立,全额事业编制5名,隶属于南山区委宣传部。是年6月28日,《南山报》创刊,由中共南山区委、区政府主办,出版号粤字第0162号,对开4版,始为月报,后逐渐发展为半月报、旬报。2001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山报》更名为《南山日报》,使用全国统一刊号CN—0015,4开24版。5月,南山报社更名为南山日报社,升格为区委直属处级事业单位。】

【《开放日报》由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主管,国务院特区办对外开放培训咨询中心和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联合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0160,国内外发行,以“全面宣传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交流,反映和交流国内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放地区的经验和发展动态”为宗旨,系面向全国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综合性日报。1994年1月1日试刊,始为周报。同年7月1日正式创刊。1995年7月29日因异地办报而停刊,出版总期270期。】

《南山报》很快就搞起来了,办下来总体还是不错的。后来宝安、龙岗都开始学习了,也都办起自己的机关报。

由于种种原因,《南山报》《开放日报》相继解散了。其实这两个报纸都办得有一定影响力。

从小到大,党一直培养我,从学习到留京工作。我这样的一个贫苦孩子能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工作,我连做梦都想不到。

我认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有那么多复杂的情况,历史上难免走了一些弯路,但要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来源| 南山区委组织部

编辑 | 李蔓铃 校对 | 杨渝嘉

审核 | 王志明 责编 | 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