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山启动“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建设

2022-11-18 来源:深圳新闻网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18日讯(记者  徐哲康) 11月17日下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在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联合启动“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以下简称“特色区”)建设,并发布实施方案。

依据“特色区”实施方案,双方将在人文交流平台、人文交流特色学校、教师队伍、课程、国际友好学校、境外交流和研学等领域展开联合建设工作,并以此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升南山教育开放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引领示范。

深圳市委外事办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孙怀忠,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关苏,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副处长张应伟,南山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威,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珺,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欧阳四波,区教育局副局长黄升翼,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民办中小学校长,幼教集团核心园园长参加活动。南山区爱文学校外籍校长潘和平(Richard Pratt),珠光小学校长白雪峰两位校长代表上台发言。会上对“特色区”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通过视频方式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他表示,人文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是夯实国家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教育是基础性重要领域,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今天,南山区教育局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同启动共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充分体现了南山教育对标中央要求开展对外交流、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杜柯伟希望,双方能以共建工作为新起点,坚持高政治站位,传播、践行人文交流理念,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按照“八动”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将特色区建设抓紧抓实,实现高质量发展,将特色区建出特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杨珺指出,作为深圳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深圳市首个“教育国际化实验区”,经过三十多年的继承和发展,也秉承了勇于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南山教育中外人文交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强化人力资源建设、强化互联互学、强化主渠道建设,构建了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格局,成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内涵,成为南山吸引国际人才的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杨珺表示,未来南山教育要对标世界,“在教育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先行示范,争做先锋。进一步加强党在教育人文交流工作中的全面领导,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人文交流中的全面赋能,加强高端合作在教育人文交流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支撑,不断丰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形成教育开放的新品质,打造教育开放新格局,建设教育开放新品牌,面向世界讲好“南山教育故事”,走出以高水平开放及合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南山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世界眼光+南山优势”

抢占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制高点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同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南山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这是南山教育一直以来奋力奔跑的方向,被视为南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品牌”,更成为南山集聚国际人才的一张“名片”。

据介绍,“特色区”项目重在深挖青少年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的潜力和资源,建设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实践特色区、设立基础教育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在为南山区青少年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规划引领与实践诊断的同时,探索以教育领域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引领带动整个城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路径。

同时,“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将系统实施国际友好学校结对、“互联网+人文交流”建设、多语种外语学习、国际友好学校中文教学支持、人文素养提升、国际理解教育、中外课程共建共享等项目,以师生实实在在的收获为度量衡,在“双减”“双新”的教育改革中,激发教育的崭新活力。

此次联创“特色区”彰显了南山持续深层发力、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底气;以教育为切口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引领价值。

“开放视野+创新魄力”

20年磨一剑国际理解教育先行布局

开放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视野。

改革开放的开山炮响之处——南山,最早提出创办世界级创新型教育。在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代表的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南山教育始终独树一帜,保持着引领之姿。

20年前,南山就从顶层设计着手抢占先机。2002年,南山区首次明确提出“抢占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制高点”;出台《南山区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2014年被深圳市教育局授予“教育国际化实验区”;2017至2018年间,推出“1+N”特色教育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与督导评估工作。目前,南山全区校园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与管理已经走上制度健全、规范有序的发展提升阶段。

在机构设置上南山区也未雨绸缪。2012年,南山区首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并于2019年进一步升级为“终身教育和对外交流科(高等教育促进科)”,全面谋划和管理全区涉外办学的规划与发展工作。

在实施层面,南山从人才资源着手,大胆引入优秀外籍教师、启用外籍副校长,通过外教管理与培训常态化,推动南山教师队伍多元化建设;同时,规范课堂,开展外籍教师才艺大赛和教学风采大赛,构筑出南山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核心优势。

目前,深圳市共有11所外籍人子女学校,其中10所位于南山区。同时,全区共缔结姊妹校51所,其中境外12所、港澳39所,姊妹校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课程研究、学校管理等领域开展了高频次、高质量的深度合作,为南山师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教育的窗口。

“创立标准+输出经验”

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彰显文化自信

当前南山正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南山教育要站在深圳标杆、湾区核心、全国典范的高度,谋划教育发展。

在过往经验和成果基础上,“特色区”实施方案还推出一揽子配套举措,招招指向师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需求。例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将扩大支持聘请外籍教师和志愿者,展开对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中外人文交流培训,为教师培训和海外研修创造条件。课程建设上,则聚焦“合作开发国际理解和人文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丰富人文交流内涵,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日常交流则采取挖掘网络潜力的方式,建立日常交流新模式。

另外,围绕“国际友好学校”建设,此次,南山将聚焦互联网+、STEAM、人工智能、“双碳”、创新创业教育、青年领导力、生涯规划、国际理解、绿色地球等领域,促进双方师生在艺术、体育、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与互动。

与过往相比,该轮“特色区”建设更强调双向交流,展现出“走出去”的文化自信。此次“特色区”方案特别关注到非英语的小语种教学,将大力支持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对方的语言教学,一方面让南山教师参与对方国家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另一方面,逐步增加南山区内各种非通用语种的中学或项目班级,不断夯实各类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基础。方案还特别提及,要强化支持职业高中与企业、国外学校合作开展境外交流与研学,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培养当地的高技能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境外交流与研学,为世界贡献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中国教育的影响力。

探索创新,勇当先锋,南山教育未来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特色区”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延续南山教育“建立标准+优化管理”的实践方式。南山教育首创并不断完善《南山中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督查指标》体系,开启了南山教育国际化1.0时代,此次“特色区”项目启动,意味着南山已然步入教育国际化2.0发展阶段。

树立文化自信,深化落实中外人文交流核心要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打造人文交流品牌,谋划世界级创新型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

据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将充分发挥在中外人文交流政策、智力、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接南山区教育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等方面的需求,推进各相关领域人文交流,进一步提高南山区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教育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水平,助力加快建设教育人才高地,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卢东勃 王容 王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