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9月17日讯(记者 徐哲康)9月16日下午,由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和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承办的深圳虚拟大学园第十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第九讲)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金江进行主题为“大学文化·城市之魂”的精彩分享。深圳市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和技术转移促进中心主任陈蓉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任扬教授和执行院长林煌权博士等嘉宾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活动。
深圳虚拟大学园名校名师公益课堂自2014年开设,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并于2017年获得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称号。名校名师公益课堂旨在汇聚成员院校前沿科技、人文、经济、管理领域的教授、专家以及杰出校友资源,为深圳市民和科技工作者举办专业讲座。自名校名师公益课堂开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已承办多届,邀请香港中文大学知名专家教授主讲,积极促进两地知识文化交流。
本次主讲嘉宾金江先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校外联系及推广),亦是澳大利亚勋章学会基金会学者,他深耕中西方高等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拥有广泛专业知识,对于大学文化和城市发展亦有深刻独到见解。
任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大学对于城市的意义非凡,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将以建设中国特色大学、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全球竞争力。高校带来人才及科技等城市发展的必要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今天大家相聚在公益课堂共同探讨和学习,一起打造这张城市文化名片,是讲座主题“大学文化·城市之魂”最好的体现。
公益课堂中,金江先生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出发,放眼全球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解读大学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他提到,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决于教育普及水平及世界级高水平大学的状况,纵观全球,人口趋势、地缘政治等因素均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高等教育在人才资源、国民收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道,香港中文大学坐落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香港中文大学策略计划2021-2025》界定了四个主要研究范畴,包括中国传统与现代、创新生物医学、信息与自动化技术,以及环境与持续发展。近年来,围绕这四大策略性研究领域,香港中文大学响应国家战略,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展开深入合作,积极拓展内地协作网络,致力于推动地区、国家及全球发展。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现场观众纷纷提问,就高等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热点与金江先生展开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金江表示:“很荣幸能参加第十届名校名师公益课堂,与深圳各界的朋友们分享。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学六十周年钻禧,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介绍大学甲子丰硕成果,探讨大学与城市的相互赋能,十分具有意义,体现了两地文化教育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香港中文大学以深圳研究院为平台,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推动在内地人才、文化、教育、创新等领域的合作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