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新水墨未来发展!“融墨之美”新水墨艺术研讨会在南山博物馆举行

2023-11-26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6日讯(记者 李蔓铃 通讯员 梁瑛)11月23日下午,“融墨之美”新水墨艺术研讨会在南山博物馆举行。研讨会就“什么是新水墨”“当下探讨新水墨的意义何在”“新水墨未来将走向何方”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众多学界大咖汇聚展览现场,围绕“新水墨”话题展开广泛探讨。

▲与会嘉宾合影

策展人、参展艺术家梁桂华介绍,“融墨之美”新水墨艺术展集合九位来自深港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用绘画、装置、影像等不同艺术形式展现传统走向当代的多种可能。展览的有趣之处在于,艺术家们相互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在新水墨的旗帜下,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对生活的感受和艺术的理解。展览开展以来,也受到了各方关注和媒体报道。

当天的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美术界专业人士,包括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邹明,深圳市美协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深圳美协副主席、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陈向兵,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少明,香港艺术家、广美深港校友会副会长戴剑锋,《雕塑》杂志社文产办主任、广东省原创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建国,光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光明区文联副主席冯英杰,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艺十文创创办人邓浩,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陈瑞奕,东莞市中国画学会会员、莞城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袁仲文等众多嘉宾前来,并围绕新水墨展开探讨。深圳市人大代表、广州美术学院深港校友会副会长梁桂华,旅澳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导师工作室助教石颜新,国际高级礼服设计师、时尚跨界艺术家穆焱、美术老师丛秋菊等参展艺术家代表也参加了当天的研讨。

▲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邹明在发言中表示,“新水墨”根植于中国水墨,有水墨画的基本特色。这个特色有别于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图式包括表现内容。没有东西文化融合,水墨之新就无从而来,新水墨是文化的思考,而不是技术的思考。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教学中导入了综合材料绘画、新表现主义等内容,与学员们共研共学,在交流互动中,广开思路。

著名艺术家陈湘波早年以工笔画闻名画坛,近年来,也频频尝试抽象水墨、数码装置等跨界创作,在他看来,新水墨之新,对材料的自由运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内在呈现的必须是中国独有的核心价值、东方意境。”在参观展览中,陈湘波发现,艺术家梁桂华基础深厚,刚刚拿起画笔一年,就在省级展览中获得铜奖;年轻艺术家大胆用装置表达水墨意境“涟漪”,充满了温暖诗意的东方情景,这些都非常不容易。陈湘波强调,深圳是个创新的城市,在这里,新水墨吸引了这样一群艺术家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是深圳艺术家应该面对的课题。

陈向兵既是一位知名艺术家,也是一位资深的艺术批评家。从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现代水墨,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对中国水墨画的影响,陈向兵从新水墨的渊源讲起,深入剖析了新水墨产生的文化背景,他认为现代人知识结构的变化、中西艺术语言的对冲,带来了对水墨语言的思考。陈向兵说,“看到这个展览,我发现邹明老师这个班很注重水墨材料上的突破,每个人都在突破自己,寻找自己。他们没有被限定在某种技法中,而是把各自对社会的观察,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扩展自己对水墨的理解,寻找自己的突破点,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众多业内人士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少明表示,当代水墨创作要把现代人的视觉感受和科技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不必太在乎界限,而更应注重效果;光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冯英杰看了展览感到眼前一亮,他用“新”“意”“美”来形容展览作品,希望有机会带学生来参观新水墨展览;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邓浩认为,新水墨在不同场景、不同载体应用广泛,可以参与到大众层面,举办更多接地气儿的活动;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陈瑞奕在展览中看到了新水墨的更多可能性,强调当代水墨可以结合各种媒体和媒介,更重要的是传递观念思想。

编辑:卢东勃 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