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1日讯(记者 董非)农家宅院错落有致,乡间道路整洁平坦,房前屋后鸟语花香,青山绿水间孩子们无忧无虑嬉戏玩闹,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行走在广宁县蒙坑村和江美村,一幅景新、村美、人和、宜居的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
近年来,肇庆广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探索“党建+”模式,与蒙坑、江美等村开展党建共建,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植”此青绿,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来年冬天,桃花盛开,我们村一定能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江美村支书陈升传一边擦着满头大汗,一边兴奋地说。
江美村作为首批“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也是革命故土,在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中争做“绿美乡村”的先行者。
2024年,为推动乡村绿化“六个一”行动落地见效,广宁烟草党支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联合蒙坑、江美等共建村以“我为绿美乡村种棵树”“共建绿美广宁”等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组织党员、青年开展“增绿”活动,在这期间共种植桃树、茶花等树苗380株,铺设草皮约1500㎡,为乡村“美颜”再添新“绿”,凝聚爱绿植绿护绿兴绿共识。
党员志愿者们开展植树共建活动
“青”力“青”为,着力打造“文化强村”。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该党支部还坚持党建带团建,与共建村共同建立“知行”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在宣讲、慰问、普法活动等方面多点发力,为乡村注入“活力”。
青年队伍立足自身所长,化身为“宣讲员”“乡村教师”,一方面充分运用村内西江农民运动史迹陈列馆、江美乡农民协会史迹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村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家乡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开展“送法进校园”、六一慰问、“四点半音乐课堂”等活动,在美育与德育相融合的教育中,点燃乡村孩童强国梦。通过多元的文化活动,逐步构建起和谐、融洽的乡村氛围。
“从‘听众’到‘主讲’,我更真切地感受到普法工作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刚大学毕业且拥有法律专业背景的青年志愿者林卫表示,在校园普法活动中找到了“存在感”,未来希望能将法律知识带给更多的孩子。
青年志愿者林卫在蒙坑小学开展普法活动
点“绿”成金,激活壮大“乡村经济”
党建共建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上的变化,还体现在学习和思想上的转变。在共建活动中,党员们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盘活发展思路。
淳朴的民风、原生态的风景,成为了人们心里“最向往的地方”,吸引了一众投资人的青睐。
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两村打造了丝苗米、麻竹笋、茶枝柑等种植基地,并逐步发展农耕文化体验馆、民宿等产业,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
蒙坑村丝苗米种植基地
从籍籍无名的小村庄,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红色村”,蒙坑村和江美村都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了各有特色的靓丽“绿”,实现了华丽转身。
下一步,广宁烟草也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更多党建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融合路径,力争为更多乡村再添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