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地铁13号线接连迎来新进展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
全线提前实现洞通
13号线一期南段35kV“电通”
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
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
全线提前实现洞通里程碑节点目标
10月31日,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举行全线洞通仪式,标志着全线提前实现洞通里程碑节点目标,成为深圳地铁四期调整工程中率先完成洞通的线路。
在地铁13号线北延线同观路站隧道口,记者注意到,目前线路全线贯通,车辆段已经开始铺轨工作。
深圳卫视记者 杨溟晗 摄
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线路全长19.3公里,共设站点11座、车辆段1座,区间隧道全长16.15km,单个区间最长3.9km。
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项目部项目经理杨雷介绍,线路起自宝安区上屋站,终于光明区公明北站。这条线路主要位于光明区,线路与13号线一期衔接后,将直接联系起深圳高新区、留仙洞总部基地等重点片区。
“13号线二期(北延)开通以后,将从光明区经过宝安区直接到达深圳湾,预计整个时间不超过45分钟,将大大提高光明区以及宝安区、南山区的市民出行的便利。”杨雷说。
地铁建设中,洞通、轨道通、电通是三大施工节点目标,其中洞通更是重中之重的基础。作为深圳地铁四期项目调整工程最大规模线路,13号线北延线,建设方多措并举克服困难,提前一周实现洞通。目前车站主体结构完成98%,车辆段主体结构完成98%,车辆段铺轨12公里。
据了解,工程全线共计投入25台盾构机,施工最高峰时高达9台盾构在地底同时掘进,2021年8月10日线路首台盾构下井,2023年10月28日全线隧道实现贯通。
2021年8月,盾构吊装下井。
“工程全线盾构下穿风险比较多,沿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我们建立了以‘防塌、防淹、防倒、防偏、防溜’为核心的盾构管理‘五防责任制’,确保达到安全、平稳、高效施工的生产目标。”中国建筑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项目经理、副指挥长张新强表示。
13号线(二期)北延隧道内景
“下一步我们将抓紧完成站后工程,尽早实现轨通、电通,我们将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张新强表示。
地铁13号线一期南段35kV“电通”
实现电能传输“手牵手”
在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全线提前实现洞通之际,地铁13号线一期也迎来进展。
10月30日,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南段首批车站(人才公园站、后海站、科苑站、粤海门站以及内湖停车场)实现35kV“电通”,这是深圳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继110kV深大主所“受电”成功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
据了解,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PPP项目35kV变配电系统采用110/35kV两级电压为牵引和动力照明集中供电。
即日起至2023年底,南段各变电所将相继陆续送电,使主变电所与车站变电所之间实现电能传输的“手牵手”,为后续13号线接触网“带电”,列车“试跑”“热滑试验”和“联合调试”创造了先决条件。
深圳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深圳湾口岸站,止于上屋站,线路全长22.45km,设车站16座(其中12座换乘站),主变电所2座,停车场1座,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13号线一期工程串联南山深圳湾总部基地、科技园、西丽高铁枢纽(西丽站)、留仙洞总部基地、白芒科研机构以及宝安石岩片区,是深圳中西部地区南北向骨干线。
13号线一期和13号线二期预计在2025年顺利建成通车,衔接后可实现光明科学城45分钟通达深圳湾口岸,同时,线路将纵贯光明、宝安、南山,南连香港,北接东莞,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实现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 | 杨溟晗 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