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7-03-06 来源:深圳商报

大会吸引大批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林晓斌摄

图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现场。 深圳商报特派记者 林晓斌摄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部署

  

报告首提“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作为大湾区的倡议者,深圳被赋予新担当迎来新机遇

深圳新闻网讯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度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如何在更大的战略格局中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大湾区战略打开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除了大湾区,总理今年的报告特别关注企业减负,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节用裕民”一词,出自《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当下的翻译就是:“国家富足的办法,就是节约用度,让百姓生活富裕,并善于储备那些节余的财物。”如此用典,总理无疑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减税降负落到实处,壮大实体经济要亮出敢于向自身动刀的决心。

节用裕民,意在突出落实企业减税降负,意在强调防止经济“脱实向虚”。总理在报告中讲得很清楚,“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政府工作的一个目标就是“使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报告原文: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老记感言:国家创办深圳经济特区,香港是重要的地缘因素。总理报告首提粤港澳大湾区,出发点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水平,这无疑是深圳的新担当,也是新机遇。

当下的世界经济版图,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等,无一不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国家确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正是从全球坐标出发谋划增创竞争新优势,不仅强化了港澳地区的“超级联络人”地位,而且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形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倡议者,深圳一直强调深化粤港澳合作,无论是建设渐入佳境的前海,还是刚刚完成签约的河套,湾区经济的雏形已现。有了国家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大湾区将汇聚更多的资源,迸发更大的能量。

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