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供港水源,梧桐山脚那些事这些人……(组图)

2017-06-12 来源:晶报

梧桐山脚下的大望村和梧桐山村宛如“世外桃源”。

限时供水

香港人的心酸往事

36岁的李蔚明对香港“制水”(即限时供水)的故事并不陌生——1981年出生在梧桐山村的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山里生活,每每经过山脚的深圳水库,长辈总会不经意地提起那段曾被香港人唱成歌曲的缺水日子。

“又制水真正受气,又制水的确系无谓,又制水今晚点冲凉,成晚要干煎真撞鬼……”香港歌手许冠杰的一首《制水歌》,描述的正是上世纪60年代香港制水日子时香港市民的心酸。

据记载,开埠初期的香港,主要水源来自山涧水、雨水等天然淡水的收集,一旦遇上少雨旱季,水荒必至。1895年,香港就因为供水受限实施了第一次全港性制水。1963年,香港遭遇严重大旱,在水荒笼罩之下,政府不得不实施制水。

经历过这段制水日子的香港市民黎文卓曾撰文忆述,当时每天供水4小时,后来旱情愈发严重,制水力度也愈发加大,最恶劣时候,只能每4天才供水一次,每次只有4小时,“一到供水那刻,所有水喉‘哗’一声同时打开,由于整幢楼宇各层水喉同步开启,令到较高层住户水压不够,水抽不上来,于是唯有向下面楼层呼叫‘楼下闩水喉!’。”制水期间,香港街头总会排起蜿蜒长队,轮候打水的人们挑着挂有铁罐、油桶、水瓶等盛水器皿的扁担,顶着烈日一站就是几小时,有时候,街坊邻居还会因为排队次序、争水等原因发生口角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水源珍贵,每一滴水都尽量物尽其用,洗脸水用来洗脚,洗脚水用来洗地,洗完菜的水用来淋花,洗完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在黎文卓眼中,等待水供应,排队轮水,节约用水,成为上世纪60年代香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水香港

东江水“倒流”83公里

其实,早在东深供水工程之前,深圳与香港早已因水“结缘”。

香港从广东输入原水的历史可追溯到1960年,“以大约每3.78立方米0.1元人民币的价格,每年供水50亿加仑(约合2270万立方米)”。

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库开始对港供水。只是,对于当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香港而言,仅凭深圳水库的供水力度难以克服“水荒”,直至东深供水工程启动,才让缺水问题有所缓和——1963年12月,党中央接到香港同胞对供水的求助,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修筑东深供水工程,并于次年正式动工。

要把东江水引至香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记载,从东江口到深圳水库全长83公里,根据建设方案,须在东江河口开挖河道,把水引到桥头,再经人工渠道把水引到司马,然后又经渠道到达旗岭,从旗岭开始,东江水就沿石马河倒流到雁田水库,再由雁田水库开挖人工渠道把水送到深圳水库,输往香港。

由于雁田水一向是经过石马河由南向北流入东江,为了让河水倒流,该工程需要在沿线修建8个抽水站、6个拦河大坝,把东江水逐级提升送回雁田水库。而作为工程的最后一站,深圳水库担负着对香港、深圳供水,并起到净化水质、拦洪削峰的作用。为了迎接东江水,深圳水库堤坝急需加高、加固。当时,生活在梧桐山的所有村民在生产大队的带领下几乎都参与了深圳水库的建设。没有机械设备,就用人工“一斗一斗”地建设。

经过11个月奋战,“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这一英雄豪迈的建设口号变成了现实。1965年3月,东深供水工程首期工程建成,东江水倒流83公里进入深圳水库,再经过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流向香港,年供水能力达到0.68亿立方米。曾经为水发愁的香港市民终于在这一刻享受到了“扭开水喉,食水便会源源不绝流出来”的幸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香港、深圳、东莞等地的用水需求,这一工程又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年供水能力达17.43亿立方米。

1981年后,香港也再没有实施过制水了。晶报记者从香港水务署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东江每年对港供水量占全港用水总需求量的七至八成。

编辑:潘峰